陈渊所展开的量子芯片研究绝对是史无前例的。
实际上,这也是放到现在,大国芯片市场已经没有对手。
如果放到以前,开展量子芯片的研发,一样能弯道超车,并且让海外那些人胆寒。
而听到陈渊如此自信言说,嬴鲁东有些不解:“为什么?”
陈渊淡然一笑,慢条斯理道:“其实很简单,都知道asml是光刻机领域的霸主,现在的大部分芯片都是用光刻机来完成制造。”
“因此asml如果想要持续的称霸光刻机市场,除了要保证持续的技术领先,那么另一个大前提是,芯片制造需要用光刻机。”
现在是大国已经研发出了比asml更先进的光刻机,但若是没有研发出来,量子芯片更能体现出其最大的作用。
那就是研发这样的芯片,根本不需要使用到光刻机。
虽然都被称之为芯片,但是传统数字芯片与量子芯片的原理已经不同,这就像当年机械式计算器向数字计算器发展时的情况是一样的。
量子芯片的制造,既不会用到掩膜版,也不会用到光刻胶,从原理上看,传统数字芯片是利用pn结的单向导电性。
“我觉得以现在对芯片的利用,我们无法完全利用好量子芯片全部性能啊。”
量子计算机的计算能力远超经典计算机,其算力是经典计算机的百万倍甚至数十亿倍。
人类并不能利用制造机械式计算器的设备来制造数字计算器。
只是,嬴鲁东觉得,研究这样的量子芯片,会不会导致一个问题出现,那就是性能过剩。
这种巨大的算力差距,使得量子计算机在未来有可能替代数百万台服务器,这将节省海量的成本。
实际上,我们可以先了解一下光刻机,也就更能理解了。
而量子芯片则是利用量子比特,背后的核心算法是叠加态,而存储芯片还需用到量子纠缠。
然而陈渊却不这样认为。他摇头说道:“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或许已经觉得现在的芯片已经性能过剩,而且价格低廉,似乎没有必要研发量子芯片,其实不然。”
“在很多科研项目上,之所以进度缓慢,很多时候往往是当下传统计算机的算力不足所造成的结果。”
这种潜力已经被马爸爸所预见。
他曾经说过,未来的一台量子计算机,就可以替代数百万台服务器,这将节省海量的成本。
服务器领域实际上就是高性能计算芯片的领域,目前消费级市场芯片呈现下滑趋势。
这可能是由于消费者对于高性能计算需求的增长放缓,或者是由于新的技术,如云计算的出现,使得消费者不再需要高性能的本地计算能力。
尽管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许多行业和产品面临着增长的困境,但服务器芯片却呈现出逆势增长的趋势。这一现象再次凸显了商业领域中对于计算能力,或者说算力的强烈需求,这种需求似乎始终处于一个无法被完全满足的状态。
这种持续的需求增长可能源于多方面的原因。首先,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商业模式的演变,商业应用对于计算能力的要求正在不断地攀升。无论是数据分析、云计算还是物联网,这些技术和应用都在推动着对更强大计算能力的追求。
其次,新的商业模式的出现,如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为计算能力的需求带来了巨大的推动力。这些新兴技术和模式,要求企业处理和分析的数据量是前所未有的,从而对计算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然而,如果量子芯片真的走向商用化,那么传统的高性能芯片可能会面临巨大的挑战。
量子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