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是一日之功,而是早已蓄谋,陈国尚活在两国友邦之中,吴国却早已蓄势待发。然也无怪陈国安逸,而是三年的东阿之战转移了注意力。吴国未趁势而入,让陈国误以为关系和睦了。 但萧不离也觉得奇怪,既已蓄谋,为何不趁梁国进攻时一并夹击。反而等陈国安定下来了,才来袭。虽措手不及,但有一种混淆视线的错觉。 “便是因为缅东开战,所以你要送我回去吗?”缅东不安全,难道襄王城便是吗?当初围城时,她都未惧,如今援军已至,她又岂能惧。 “十一,吴国因何而来,我们不得知。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想必与马家贼的灭亡有关系。你我皆牵扯到马家贼,我担心有人对你不利。”最重要的是温苍旭逃往了吴国,不知与这战事起可有关系。 萧不离尚能自保,但裴沂不能。他若上了战场,便难以护得裴沂。 裴沂不知还有这些事情,只是她也不愿回到襄王城:“若是对我不利,便是到了襄王城怕也不安全。”这世间还有谁比萧不离更护她。 “所以我打算送你去你大兄那里。”萧不离一开始便想好了。裴隽此人他虽不熟,但应不会不管亲妹的生死。 裴沂坐在火炉旁,手受热之后又疼又痒,但她只是揉搓了一下并不觉得多疼。反而是听了萧不离的话后觉得堵得慌。 “你把什么都安排好了,可曾问我愿不愿意。我当初来此就没有惧怕过生死。” “十一,如果可以避免危险 ,我便会去做。” 裴沂知道萧不离说的是对的,但是她不愿走,也不想离开萧不离身边。她挣扎了半晌道:“我若走了,那些孩童怎么办,那些仆妇怎么办。他们与我一道,才安心留在这里。当初我劝她们不要放弃,如今我却是那个要走的人。” “她们的家在这里,去哪里都是背井离乡。但你不是,你的家不在这里,你也并非放弃,只是回家而已。” “那我走了,你怎么办?”裴沂找了半天的借口,最终只能低声问。她帮不上什么忙,但是她也想陪在对方身边。 “萧不离,我想照顾那些孤身一人的孩童,我也想与那些娘子们一起照顾伤员,我更想留在你身边。晏夫人曾说她最后悔的便是做了一辈子的贵女,最终帮上忙时晏将军已经看不到了。你既选择了我,便不应该把我扔在一边。不能你在战场,而我在安全之地。不能你遇到危险 ,我却什么也不知情什么忙也帮不了。你觉得我需要保护,但我可以学,学着保护自己。”裴沂说到一半,声音已经变得哽咽了。萧不离伸手握住了她的手,感觉着掌心里的滚烫,犹豫了半晌道:“好。” 裴沂一时愣住不解的看着他,眼泪要掉未掉的样子看起来十分可怜:“啊?” “十一,我一开始便知道你不会走。”萧不离道,所以他才只是心里想却没有开口。若非裴沂问起,他也不会轻易提及此事。 “所以你想留便留,我会护着你。”萧不离笑道,裴沂怔怔的看着他,心莫名的更加柔软了。 裴沂也并非什么都不会。当初她撑起了将军府照顾了所有的伤员,如今又撑起了义学堂,照顾那些流离失所的孩童。她做的可能只是一少部分,但她确实在努力。萧不离不想否定她的努力,也希望看到裴沂更开心的一面。比起襄王城,这里的裴沂更符合他心中所想。 义学堂不仅收留了无家可归的孩童,也安置了很多留下后遗症的伤残士兵。晏夫人死时虽然将将军府的所有东西都交与了她,但是吴国退兵之后,她还是让管事带着剩余的家产以及愿意离开的仆从仆妇并晏氏夫妇的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