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过了筑体、筑心两关后,可以说修士就已经筑基成功了。那为什么还有第三关筑识关呢?其实,这算是通过筑基的一种福利。
修士筑基成功以后,他的寿元就会大大增加,而寿元增加才是真正进入修仙界的标志。除了寿元增加以外,筑基修士区别于炼器修士的最大点就在于灵识。
上古时代,天地有仙,仙有神识。自上古以后,真仙在天地间消声灭迹,世间充斥着修仙者。修仙者不再具有神识,取而代之的是灵识。
修仙者的灵识强弱差别很大,就拿筑基修士来说,有的人灵识仅可外放数丈,另有些人灵识却可探查至百米。而灵识最初形成便是在筑基之时。
武小仙现在就处于构筑灵识之时。因为服用了四枚筑基丹,残余药效还较为强烈,小仙暂时还不用急于构筑。
构筑灵识的关键,便是要将修士识海中蕴含其意志的灵气进行外放。单纯的灵气外放其实就是灵力攻击,这没什么可说的,只是一种对敌手段。
那修士如何将意志强加在外放的灵力之上呢?要想做到这点,首先就必须将灵识“切割”。
凡人的“认识”是不能离体的,他只能或是通过接触或是通过眼观耳闻结合经验进行判断,这种“认识”便是修士灵识的源头。
修士的灵识在凡人的基础上变得更加丰富。他可以感知气息,可以判断吉凶。比如说若是前方隐藏着天材地宝,修士只要将灵识外放,就会自动探查的出来,不用担心会干出凡人那种买椟还珠的蠢事。若是遇到了大凶之地,通过灵识外放就会判断出何方凶险,何方蕴含生机,不会像凡人那般如没头苍蝇四处乱窜。
更不要说灵识还能判断出埋伏、觉察出隐藏,粗略感知所遇之人的修为强弱。总之一句话,灵识对修士非常重要。
既然如此重要,武小仙对筑识自然是无比重视。不过这筑识很是神奇,既没什么规律可循,也没什么经验可分享。因为筑识的过程是玄妙的,只可意会的,只能自己摸索的。
小仙很快就感受到了自己的灵识,这灵识像是烟雨,很朦胧;又像是炊烟,有些飘渺。小仙尝试着催动,却没有丝毫效果。他又尝试着用灵力包裹着微小的一团,被包围的灵识也没有丝毫反抗。小仙再尝试将其运转至身外,不成想那团灵力光球刚一离体,灵力继续向前,小团灵识却麻溜的回归了体内。
“可真是奇妙,这灵识明明是自己的,可又不像是自己的。明明可以感受到它,却不能命令驱使它。这是怎么回事呢?”小仙不由得陷入了苦思冥想之中。
突然他灵机一动,想到:“它?为什么是它呢?既然是我的灵识,那它就是我,我就是它。对的,我就是它!”
面上古井无波,心中一片空明。小仙将自己的意志发散至全身,此时的他没有口、耳、眼、鼻、眉的区分,也没有手、足、腰、背、臀的概念,他是全身心,全身心的每个部分也是一个个的他。
他的灵识终于“活”了过来,在小仙的意念下,那灵识一会儿从一轮圆月裂变成星光点点,一会儿又从滴滴露珠聚合成一口甘泉……
小仙终于成功的让“自己”的灵识变成了自己的灵识,现在他可以让灵识变换各种形态,让其在自己的身体各处转移,这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开端。
下一步,便是尝试让灵识离体。小仙将那灵识转换成一条游龙,命令他冲向体外。那游龙欢快的接受了指示,可是在即将游出他的身体时,却突然遇到了一道无形的屏障。
“呃,怎么回事,我明明已经掌控了灵识,为何却无法让灵识离体呢?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了错误呢?”小仙有些迷惑不解。
经过一段时间的苦思冥想之后,小仙像是突然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