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事情私底下可以说出来,但千万不要随意将真凭实据拿出来,否则的话事情的性质就变了。
但为了让赵长盛相信自己,邵曦又不得不拿出一些能够让赵长盛信服的东西。
邵曦想了想,从挎包中将萧常毅御笔亲书的皇命手诏拿了出来,这个东西一拿出来可就不是随便递过去看看那么简单了。
于是邵曦双手捧着皇命手诏走到了大帐中央,郑重其事地对赵长盛说道:“玉龙关镇西军统领,冠军大将军赵长盛听诏!”
赵长盛一听这话,整个人都毛了!
刚刚自己坐的凳子好像着了火烫到他屁股一样,连忙起身来到帐下双膝跪地,俯身叩首。
口中高声说道:“臣赵长盛,尊听圣诏!”
于是邵曦打开手诏,将里边内容念了一遍。
其实也没什么,就是强调邵曦在外行事皆为圣意,邵曦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代圣上行事,朝中及各地方官员必须无条件服从,并且邵曦对各方事务有全权处置之权。
这其中倒是没提军中事务,但也没说不包括军中事务,对邵曦来说这就是个可以钻的空子。
既然没提不让管军中事务,那他插手一下应该问题也不大,只不过事情不能做得太过分,否则的话就可能有僭越之嫌了。
反正到时候萧常毅要是问起来,邵曦也有话说。
法不禁止即可为,你手诏里只是说了对各方事务有全权处置之权,如今这玉龙关镇西军饷银之事应该也算包括其中。
虽然这属于军事管理范畴,但毕竟不涉及到核心军务,也不能算邵曦手伸得太长。
而且这军饷之事也与朝中官员贪腐有着必然的关联,邵曦作为朝中“敬承司”的督检史也的确是有权插手查办此事。
再说这军饷之事直接影响到军心稳定,地方安宁,邵曦又只是出手相助,并未向镇西军提出任何其他的要求,所以跟干涉军务完全扯不上边。
总之,邵曦就是要让赵长盛明白,关于镇西军饷银之事他出手干预是圣上允准了的,不存在任何的个人目的,更谈不上插手干涉玉龙关防务。
这个事情只要顶着圣上的名义就是完全合情、合理、合法之事,到时候有人问起来赵长盛也有话说。
圣上派人送饷银了,他若不收反而是有违圣意,等于是把赵长盛先给摘干净了。
将来若是出了什么问题,至少中间还有个邵曦给顶着,毕竟有皇命在上,自己与邵曦之间就不属于私相授受,更谈不上私下勾结一说。
邵曦读完手诏,连忙上前将赵长盛扶了起来,笑着说道:“大将军,下官原本不想这么做,不过看大将军顾虑颇多,无奈之下也只好如此,还望大将军切勿见怪!
“如今有皇命在此,想必也能打消大将军的疑虑了,还请大将军将银票收下,抓紧兑换成现银给镇西军的将士们发饷吧!”
邵曦如今都已做到这个份上了,赵长盛自然也不再有什么顾虑。
既然有了皇命,那么这五万两他收下来只要是用于发放镇西军的军饷,便不存在任何的问题。
但是赵长盛心里明白,邵曦出的这笔钱其实跟当今圣上没什么关系,这完全是出于邵曦个人的意愿。
邵曦存心就是想帮他解决眼前的困局,心里边该领谁的情赵长盛还是有数的。
接过付彪手中的银票后,赵长盛将手中的五万两分成了平均的四份,其中三份被他放入身后的牛皮囊里,剩下的一份拿在手中。
让站在外面的护卫将玉龙关的副将叫过来,亲手将银票交到其手里,命其到附近的郡县找泰和商行的银庄兑换成现银和铜钱,先将这半年来拖欠的军饷抓紧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