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番外二(6 / 8)

随后,她看着信件,皱起眉头。

朔州灾民共有七十多万,五十多万斤的腌鱼,也不过只是五天的粮食,不愁消化不了,难就难在,若是一下子拿出来那么多的腌鱼,等于直接告诉别人,她们手里有盐!

她细思沉吟,再看下去——

明月啊,我可怜的孩子,你的命运缘何如此坎坷?

——海神教吗?

其他粮食以工代赈,那批腌鱼……

既是真神座下虔信众,自该比常人更得厚爱,海神教会给每个信仰海神的人赠送一条腌鱼。

南海那边新发现一座海岛,这可不是周朝国土——海神乃是居于蓬莱仙境的真神,周朝律法与祂何干?

——

水上往来樯橹如麻,两岸烟柳画桥,风帘翠幕,黛瓦白墙,参差十万人家。*

楼船之上,金衣华服、仪表非凡的豪奢公子牵着个唇红齿白的小公子缓步下船登陆,后头跟着侍卫二十多个,丫鬟七八个,小厮七八个。

“阿父,这里就是曾外祖父住的江南么?好繁华富庶的地儿。”

小公子口齿伶俐,言语常笑,步履端详,真真剔透玲珑的玉孩童。

“是啊。”

“我们现在就去见曾外祖父吗?”

叶无双一边笑着,一边回应着:

“自然不是,那可太失礼了,谢氏诗礼簪缨之族,最重礼节,我们应先书下拜帖知会才是。”

岸上早有车马久候,上了马车一路驰去。

谢明月百无聊赖地挑开窗帘,往外看风景,突然,他“噫”的一声,问道:

“阿父,外面的那些四四方方的水塘和树是做什么的啊?我看到水里面有好多大鱼唉!”

叶无双往外看去,只看见阡陌纵横的鱼塘和茂密的桑树相连相倚,望不见尽头。

“这是桑基鱼塘系统。以鱼塘和田埂为基础,在塘基上种桑、桑叶喂蚕、蚕沙养鱼、鱼粪肥塘、塘泥壅桑,两利俱全,十倍禾稼。”的桑基鱼塘生态模式。等到成熟,可以收获蚕丝、桑茶和鱼。”*

“那那边呢?”谢明月指着另一边的金灿灿稻谷、鱼与鸭共生的水田问道。

“那是鱼稻鸭共生系统。”

“在水稻田中养鱼、养鸭,鱼、鸭的活动对水稻有除草、松土、保肥施肥、促进肥料分解、利于水稻分蘖和根系发育、控制病虫害的作用,稻草又为鱼和鸭子遮阴蔽日,让它们迅速“增肥”,最后,稻、鱼、鸭三丰收。”*

叶无双满意地点头,这两套农业生态系统,这几年来可为她收获了不少的利润呢。

马车直直进入一家宅院,她牵着谢明月下马车,一位窈窕女子俯首低眉:

“刘织,拜见世子殿下,小公子。”

叶无双颔首:“不必多礼,带我去看书房吧。”

“是。”

一行人遂同到了书房,叶无双翻看着账本,露出一抹淡笑。

江南真不愧为丝绸之府、鱼米之乡啊。

谢明月歪了歪头:“阿父,这些东西都会送去给朔州的灾民吗?”

叶无双轻点账本,“自然不是。”

谢明月眼神迷茫:“啊?”

“因为刘织擅长的是锦绣丝织,主要经营的是绫罗绸缎丝绸布匹,专供富贵人家,或者是对外贸易,平民百姓可买不起。”

鱼稻鸭共生、桑基鱼塘可以收获鱼、鸭、水稻,桑葚干,这些东西不过小头,送也便送了。

真正的大头却是在蚕丝上面——

刘织这边一年生产两百多万匹丝绸,获银数百万,除去成本、雇工一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