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麦苗青青,柳枝碧绿,城内城外,田野间到处都是一片勃勃生机万物竞发的景象。
烽火台上旌旗飘扬,城门下,守兵们手执长戟跪拜于地,脸色庄严肃穆。官员们身着朝服,姿态恭敬地迎接王驾。
“殿下千岁。”
为首的官员赫然就是楚国的前任大司农。
他自从站了队后,便快马加鞭地带着农种、农具、化肥和农药这些东西赶来封地,紧赶慢赶,总算赶上了春耕。
此次春耕至关重要,所谓民以食为天,若是此次能得一个好收成,百姓知道跟着他们能吃饱饭,届时,何愁人心不得?
而且,粮食储备越多,底气才会越足。
叶无双微微一笑:看来初步计划实行得很顺利。
第一步走出去了,第二步第三步也就不难走了。凭着大司农打下来的良好基础,她飞速地接管了塞北的政务。
随着时间的推移,王府的势力开始逐渐占据塞北各个重要位置,收拢塞北军权就提上了日程——枪杆子里出政权,没有武力的震慑,一切皆是空中楼阁。
就在透出要取军权的意思之时,北地便暗流涌动起来。
燕临是帝王明旨钦定的塞北之主,名分大义在身,收归军权本就是理所当然之事。
但可想而知的,没有人会愿意将手中的权利让出,正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塞北军权名义上属于长洲王府,但是能不能当真将军队抓到手里,就只能看个人的手段了。
专门掌管情报的心腹匆匆求见:
“殿下,属下有要事禀报。”
叶无双搁下笔,问道:“何事?”
心腹俯身禀告:“属下得到消息,军营那边要调到殿下名下的两万军队,其中大多数都是从未上过战场的新兵,并且,这些丁壮都是以殿下的名义下令强征的。”
心腹心中恨恨咬牙,新兵也就算了,那些人以王府名义强征民间壮丁,这些新兵怎么可能会对王府有好感,真是好算计啊!
众位心腹脸色变幻,被这些操作膈应到了。
大司农冷笑一声,出声道:“看来塞北军那些人已经忘了,军营吃的粮食是从哪里来的。”
——大司农是国家的农业部部长,专管粮库的,每年都要往军营调运大量的粮食。便是辞职了,也是在叶无双这个农业龙头大佬、楚国最大粮食供应商手底下办事,她不点头,塞北军休想吃到一粒米。
前户部尚书之子摇扇,一双狐狸眼似笑非笑:“不知道军营将领们发不了军饷的时候,还有多少人会死心塌地地跟着。”
——户部是负责管理全国财政的,自然也包括军营的饷银。众所周知,叶无双一手主导楚国商业兴盛,却少有人知道她每年给户部增加了多么大的收入,一笔天文数字。若是叶无双不乐意了,那塞北军的军响便会能缩水一半。
……
其余众人也都开口说起话来,处处抓住军营的关键所在,誓要给他们点苦头吃吃。
身着青衣的谋士说道:“而且,这样一来,咱们先前的计划……”
如今是春夏之交,草原上的北狄族最虚弱的时候,他们族中的人畜被严寒折磨了一个冬天,现在的精力全放在恢复能量、繁衍后代上面去了,战斗力直线下降。
他们原本的打算,就是趁此时机发动反攻,打一个漂亮战,有这实打实的军功在,定能让人另眼相看。
没想到,他们这边设想得好,想要凭战绩收拢军权,可塞北军营那边也不是吃素的,直接就给了一道选择题。
如果选择用这些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新兵取得军功,就要牺牲大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