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春的感情生活,就应该让她自己拿捏,她不缺智慧更不缺心眼,无需别人指手画脚。自己在如春的事情上还是要有边际感,尊重如春的选择也尊重她的生活。
其实莫如玉能看到的王家秀也看到眼里了。本来王家秀想给莫如山打个电话问问何玉刚的现状,但那天何玉刚说莫如山上学时并不待见他,因此也不敢造次,怕一打听这事引起莫如山的反感,她可不想为何玉刚和莫如春的事让莫如山对自己产生误会,使娘儿两个之间有了嫌隙。
不过王家秀还是看好何玉刚的,一来何玉刚是大夫还是外科大夫,这年头外科有多吃香别人不清楚王家秀可太清楚了。自从莫如山走后,自己娘家的亲戚还有过去的同事来往都少多了,以前大家就算是得个小病都会来王家秀家咨询咨询,隔着马路看到王家秀都会打声招呼,更别说住院动刀子的大病了。那种被人捧着感觉令王家秀十分享受,好像莫建国当年当了校长时自己那种高高在上的得意与美好又回来了。
但这种感觉没持续几年,如山就去了大城市了,虽然向别人说起来这也是非常荣耀的事情,这年头只有有本事的人才能选择去更大的城市,但远水解不了近渴,莫如山医术再好也在外地,总比在本地医院时差点意思,因此王家秀的存在感随着莫如山的离开也降低了不少。
此时何玉刚的出现正好弥补了这个遗憾,虽然自己也马上要走了,但亲戚们还在这里,只要他们知道自己的二女婿在医院当主任,就算隔得远电话也会忙起来,到时自己又能回到过去了。
另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自己要是走了,把如玉娘儿三个孤零零扔在这个城市里,她多多少少还是有点于心不忍,毕竟如玉当年放弃了大好前程,帮着自己把如山如川和如春拉扯大还都供着上了大学,就这么一走了之好象有点不近人情。
但如果让如春把家安在这里情况就另当别论了,女孩子奔挞得再高最终还得回归家庭,等如春有了孩子和他们领导说一说再调回市里,到时她们姐妹俩在一个城市里互相也是个依靠。那自己跟着如山也能踏实下来,且莫建国的墓地就在市里,到时全家回来上个坟也方便,对谁都有好处。
王家秀本来想好了今天要抽空找其它大夫和护士们打听打听何玉刚的近况,此时忽然冒出来个钱春明,顿时让王家秀对何玉刚升起的热情又降了温。
王家秀将何玉刚和钱春明的条件暗暗作了个对比,何玉刚无论年龄、收入及所在城市比起钱春明都差着好几个档次。
瞬间王家秀就改了主意,她觉得莫如春还是嫁给钱春明更好,至少能把家安在北京,到时给别人说起来是更体面的一件事情。
而且自己还有机会去北京住一住,不比回这个土不拉叽的小地方强。
至于如玉有机会让如春在北京给如玉介绍个对象,如玉的饺子馆随时就能关了跟着去北京,她们姐俩个还是在一处的,到时自己给人说起来更体面。
莫如春对何玉刚没有任何想法,对王家秀和莫如玉的想法更是一无所知,她对今天下午的那个饭局也没有一丝兴趣。她觉得和不喜欢的人一起吃饭就是受罪,甚至她觉得那些美食摆在桌上被人看着没受到重视也是在遭罪,美食不能让人充分享用就是美食的悲哀。
一想到和钱春明那样无趣的人吃饭,莫如春顿时就觉得自己连饿的感觉都不应该有。
眼看着都中午两点钟了,莫如春还赖着不回去换衣裳收拾打扮自己,王家秀已经着急地催了好几遍了。
莫如玉知道王家秀的心思,便笑着劝王家秀道:“妈,如春多大的人了,她和谁一起吃饭该是什么状态她自己清楚,你就别跟着瞎着急了,该是谁的就是谁的,急也急不来。你越催她越不想动弹,你还是回家去休息休息,别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