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赶了这么多天路,总算是到京城了。”另一个体型壮硕的男子面露疲倦,双臂举起抻了抻腰。
还有一个年轻些的男子叹了口气道:“也不知道进了城会是什么光景
,咱们人生地不熟的,能混出个什么名堂,能不能娶上媳妇。”
络腮胡男人啧了一声:“说什么丧气话!这京城是天子脚下,最是富饶繁华。咱们几个大男人有手有脚,只要好好打拼,何愁过不上好日子?难不成你要回闵州等着饿死吗?”
“哎呀,要不是遇上天灾,谁又愿意背井离乡?岭西饿死多少人啊……”
“就算不闹饥荒,咱们也得走。今年西北边境不太平,北狄人那帮孙子,为了抢夺马场,频频发难,我看边境迟早要出大乱子。”
苏玉窈静静听了半天,这才知道那几个人是从西北边的闵州来的。今年西北闹蝗灾,众多州县颗粒无收,饿死不少人。而西北边境因为争夺马场一事,北狄人与大夏频频发生争斗。饥荒加上战乱,难怪他们要离家上京。
天灾人祸下,受苦的永远是这些底层的百姓。
苏玉窈心里泛起一阵同情。
赵婆子进来说马车准备好了,苏玉窈让她喝口茶歇歇,又稍坐片刻后,她们不多停留,赶紧上路了。
往北又行了几里地,终于到了麓山脚下,看见了庄子的大门。
苏玉窈被春华扶着下了马车,采怜去扣了扣门,然而等了许久都不见有人来
看门。
采怜又喊了几声,依然没有人答复。
苏玉窈疑惑,难道苏明珩他们没有来吗?
春华站到马车上,伸长脖子往里瞧,隐隐约约能看到里面的光亮,应该是有人的。
为何没有人来开门?
一阵不好的预感笼罩心头,苏玉窈不愿在这里干等,往山庄后头走去。
她小时候来过,对这里的地形还是有些印象的。这山庄后头是一片竹林,穿过竹林可以翻进一个园子,也就是温泉所在的地方。
苏玉窈按照记忆中的路线,带着春华采怜二人走着。
四处很安静,她们一路过来没有受到什么阻碍。
但这种安静让苏玉窈很不踏实,这让她脚步更加快,胆小的春华跟在后头,紧紧地地挽着采怜的手。
等她们进了园子,顺着小径走了一会儿,苏玉窈发现这山庄的布置和以前不太一样了,应该是又重新修葺了一番。
四下无人,但苏玉窈依稀可以看到不远处的光。
她脚步放慢了一些,一边张望一边挪动步子,倏地她看到前头的楼阁中有一抹白色的身影闪过,正欲叫出声的时候,忽然眼前剑光一闪!
一柄长剑架在了她的脖子上。
还没来得及看清来人的脸,后颈一疼,便晕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