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要解决我刚才说的几个问题,首先必须提高巡飞弹的巡航时间和航程,就要增加容量更大的电池,以及更新无人机动力系统。”
“其次,提高精准打击能力,增加巡飞弹的红外侦察功能,还有激光测距,光学探测,甚至还要加上对地探测。”
“只有有了这些,我们的巡飞弹无人机,才能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军事利器。”
“然而这样一来,新型巡飞弹无人机的研发制造成本,将会大大上升。”
随后,钟爱国讲起了问题的核心。
说一千道一万,无论多么先进的巡飞弹无人机。
最终使命只有一个。
如同巡飞弹的另外一个名字,自杀无人机一样。
发动一次性自杀攻击。
既要有各种先进的内部装置,使命又是发动一次性攻击。
这就是问题所在。
巡飞弹无人机属于一次性消耗品,制造成本必须低廉。
大量安装钟爱国说的这些装置与设备。
成本又怎么可能打得下来?
顺着这个话题,钟爱国又转而向张恒提出了一个问题。
巡飞弹无人机必须兼具造价低廉,体积较小这两个特点。
抛开其他问题。
如果张恒是新一代巡飞弹无人机设计师,如何权衡造价成本,以及内部的技术系统和体积大小。
此话一出,听课的学生们一片哗然。
完喽完喽。
张恒这回算是倒霉了。
钟爱国提出的这些问题,明显就是在刁难张恒。
既要又要还要。
这不是难为人,又是什么?
不少学生冲张恒投去同情的目光。
哥们。
看你下次听钟院士的课,还敢不敢打盹分神了。
“同学,看你穿着军服,应该是军事技术学院的学生,这个问题你有什么思路吗?”
“我?你也太瞧得起我了,我是军事技术学院学生不假,可我不是军事工程院士。”
阶梯教室后排。
一名穿着军服,肩膀佩戴准尉军衔的年轻学生,脸上露出自嘲的苦笑。
新一代巡飞弹无人机,既要有钟爱国说的这些内容。
制造成本还要低,外加兼具轻便小巧更隐蔽属性。
这个问题,估计钟爱国本人都没有一个完美的答案。
大毛战场既是一场高烈度的地区军事冲突,更是一场前所未有的武器装备观摩展。
背靠西方的二毛,先后拿出各种先进的西方武器投入战场。
大毛这边也是不甘示弱。
除了压箱底的核弹和战略导弹没有。
其他能拿出的武器装备,通通拿了一遍。
诸多武器中,以无人机最为抢眼。
一场战争,引申出了大量的无人机战法研究。
各国都想研究出性能更加先进的察打一体无人机和巡飞弹无人机。
相较于能够循环使用的前者。
后者的一次性消耗属性,注定它的成本不能太高。
如果成本过高。
为什么不大量制造巡航导弹呢?
既然性能先进,又要成本低廉。
一个问题,足以难倒全球的军工科研人员。
“如果由我担任新一代巡飞弹设计师,我会建立一个终端指挥平台,通过各型号巡飞弹组合作战的方式,解决您提出的几个问题。”
张恒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