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信满满地宣布:“我们已经完成了小批量试制,各项指标都达到了预期目标。
我相信,这一次,我们一定能够从根本上解决芯片的生物相容性问题,为患者带来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
张恒听完汇报,满意地点了点头。
“感谢大家这段时间的辛勤付出,这个优化项目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一次巨大的挑战和考验。
但我相信,正是通过这样的不断优化和迭代,我们才能真正将‘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落实到我们技术研发的每一个细节中去。”
“朝天龙芯片,代表着我们对未来医疗的美好憧憬,它承载了我们太多的希望和梦想,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去确保它能够安全,有效地服务于所有的患者。”
经过数月的不懈努力,张恒和他的团队终于完成了朝天龙芯片的全面优化和改进。
新一代的芯片,采用了免疫原性更低的PEG改性材料,表面经过精心设计的微纳结构修饰和仿生涂层处理,各项理化指标和动物实验结果都令人满意。
“我们已经做了充分的准备,是时候重新启动临床试验了。”
在一次团队会议上,张恒信心满满地宣布:“但这一次,我们要更加谨慎,更加严谨,我们要在患者的选择,术前筛查,术后监测等各个环节,都建立更加完善的规范和流程,确保万无一失。”
在徐占龙和伦理委员会的协调下,新一轮的临床试验很快启动。
但与之前不同的是,这次的受试者选择标准更加严格。
所有候选患者,都要经过详尽的身体检查和免疫功能评估,只有那些健康状况良好,免疫功能正常的患者,才有资格入组。
同时,研究团队还制定了更加详细的知情同意流程。
他们耐心地向每一位受试者解释试验的目的,方法,潜在的风险和获益,确保他们能够充分理解并自愿参与试验。
“我们这次使用的芯片,材料和工艺都经过了全面的升级和优化。”
在一次知情同意谈话中,陈铭衡向一位患者介绍道:“我们有信心,它能够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并最大限度地降低排斥反应的风险。
但同时,我们也需要您的理解和配合,在试验期间,您需要严格遵医嘱,并配合我们完成定期的复查和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