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是后面谭小将军,要引出自己放浪形骸一面。“本宫胆小,熹平十三年至熹平十七年,五年时间,秦指挥使纳妾一十三位,通房不计其数。从后院抬出来,身形难辨的尸体据本宫所知,就有七位。可是算差了?”长安不期参黎有去调查,秦指挥使镇定自若,端的是正气凛然。“君子如玉,少女倾心正常,本官玲香惜玉,可惜家中胭脂虎恶毒。”参黎微微一笑,“不巧本宫前几日出游,倒是遇到你口中的胭脂虎,眼下不妨请出来见见?”也不等秦指挥使说什么,便命人请了王姑娘上来,朝堂上站着一个瘦弱的女子,头发凌乱额头乌青,袖口挽起手上旧痕新伤累累,全不似刚刚这位风流才子口中的胭脂虎。便是秦指挥使再能说,也已经失去信任。参黎看向长安,笑着说道,“皇后娘娘身边的谭小将军似乎未曾开口,不知可要说些什么?”长安一口气堵在喉咙不上不下,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谭府曾向郡主府求亲,按照月份来算,郡主在与谭府商议婚事的时候,便跟明国太子塌上风流,孕育子嗣,心急了些。”“谭祝两家,确有议亲,明国皇后有意赐旨,我已婉拒。当时本宫受明国天子旨意,以未嫁之身担任太子府掌事姑姑一职,不知皇后娘娘可明天子之意?”参黎一笑,“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何况明国天子有言,我若剩下男子,必得子爵,为子孙百年计,当年上门求娶不计其数,莫非这也是本宫风流?”参黎脸皮之厚,王婆卖瓜,坦荡地让人无法辩驳。谭小将军一直没有开口,看着这个女子,他知道天子心意,但眼前这个女子,从民女,女官,郡主,公主,大长公主一路走来,属实是艰难。他没有说什么,低下头去。大势已去,长安仍在挣扎。“为周国名誉,大长公主不可为天子,亦不能为太后。不若封金陵为帝,大长公主皇陵已修缮好。”两派人马已是走到这般地步,此前参黎一直站在殿中,她拉着金陵看向群臣。“周国时至今日,我付出的心血不必在座哪一位少,这天下,不是庄家的,也不是祝家的。开疆拓土,守成创收,百年之后,愿今日朝堂之人,无愧于心。” 柳相前行,看向参黎。“老臣愿追随大长公主。”户部,工部,吏部尚书对视几眼,亦是站出来,“臣等愿追随大长公主。”刑部尚书见大家如此,便随大流站出来,参黎的心缓缓回到肚中,亲手扶起大臣。 她没有对长安说话,大局已定,长安已是失败者。参黎拉着金陵,走向帝位,手慢慢放上去,握住扶手。当她坐上去的时候,朝臣三呼万岁。长安浩浩汤汤来,静默离开。参黎命工部尚书继续修缮太后寝宫,加快工程。永隆七八年十二月十六,参黎应天受命,登记为帝,改年号昭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