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了解!”李青说道,“不然,你又何必来我这,直言皇帝便是。”
“难怪你能这么快进入皇上视野……”杨一清流露出得见长江后浪的欣慰,“刘谢两位大学士的朝堂争论,如今已然露馅儿,舆论风向很快就会急转直下,请你禀明皇上。再不有所动作,将会更加不利。”
李青点点头:“还有吗?”
“这个给你。”杨一清从袖口取出一个信封,“这个请你转交给皇上!”
李青接过。
杨一清补充:“你最好不要打开看,对你没什么好处。”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这个道理我明白。”李青含笑点头,信封里面装的什么,不用想也知道。
杨一清缓缓起身,咕哝道:“该做的我也做了,但愿这次能顺利还乡吧……”
望着须发皆白,古稀之年的杨一清,李青也不好再坑他了,道:“这件事,你知我知皇帝知。”
“那般最好不过!”杨一清轻笑点头,“告辞!”
“慢走!”
“嗯。”杨一清走了两步,忽又止步,回身道,“权力场没你想得那么简单,年轻人想往上冲很正常,可也要懂得分寸,否则一个不慎,便是万劫不复,切莫急躁。”
“多谢杨大学士良言相劝!”李青微笑致意。
杨一清还想再说两句,可一看到李青的这张脸,他就浑身不痛快,闷闷转过头,道:
“总之,望你好自珍重,莫看那张桂二人飞黄腾达便眼馋羡慕,太过冒尖不是好事!”
“嗯。”
杨一清苦笑笑,没再回头,也没再多言,只长长一叹,佝偻着身体缓步离开……
~
乾清宫。
李青取出信封阐述详情,问道:“皇上可有了决断?”
“一条鞭法要贯彻执行,朕可以让利一部分。”朱厚熜难得干脆。他已问询过随朝廷宝船出海的奴婢,证实了李青先前所言不虚。
留给大明攫取财富的时间不多了,李青主张的先把钱搂进大明的计策,也确实是最划算的办法。
“嗯,皇上英明。”李青说,“既如此,那便即刻着手推行吧?”
朱厚熜缓缓点头,道:“若到时他们还死缠烂打,那可就不能怪朕不客气了。”
李青眸光一凝,微不可察地点点头。
小皇帝的潜台词是——我已折中让利,他们再得寸进尺,那我只能上廷杖了!
这次跟大礼议不同,真就上了廷杖,影响也万不会恶劣到无法收拾的地步。
见李青赞同,朱厚熜心下更喜,更坚定了李青是自己人。
“呵呵……朕已下令,让工部加紧修缮国师殿,最迟明年春上,先生便可以去那里办公。”
李青问:“以国师身份?”
“自然!”
“办公内容呢?”
“监督!”朱厚熜道,“帮朕监督那些个大学士!”
“嗯。”李青平淡地点点头。
朱厚熜又道:“过了年朕欲巡边,先生以为如何?”
“有些心急了。”李青微微摇头,“事要一样一样做,饭要一口一口吃,一条鞭法落实贯彻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待此事做成了再想别的不迟。”
“唉,朕这个皇帝……”
李青不喜欢听他诉苦,打断道:“当下财权皇上已然掌握,人事任免一半一半,基本稳操胜券了,以大明当下的制度,文官无法过度渗透军队,退一步来说,就算要抓军权,也当从京营抓起,巡边……费力不讨好!”
“嗯…,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