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如果没有社交,人会感到孤独,从这个角度来看确实又具备精神需求属性。”
方孝孺说道:“也就是说,社交需求同时具备生存和精神双重需求,是两者的过度阶段。”
一二重是生存需求,四五重是精神需求。
第三重处在中间,又同时兼具两重属性,确实可以看做是分水岭。
陈景恪说道:“更准确的说,是交叉阶段。”
方孝孺继续说道:“社交是最基本的精神需求,尊重需求可以看做是中级精神需求。”
“自我实现需求,则是高级精神需求。”
“这么划分,没有问题吧?”
陈景恪点点头,这么划分也没有问题。
方孝孺说道:“如此,我就可以回答你方才的那个问题了。”
“以需求层次理论来建立阶段性社会模型,是可行的。”
“不过设置成五个阶段太多太繁琐了。”
“比如生存需求和安全需求,完全可以视作一体的。”
陈景恪颔首道:“所以我准备将其分成两个阶段,一二三为初级阶段,四五为大同世界。”
这其实是借鉴了前世xk社会和gc社会的思路。
哪知方孝孺却直接否定道:“不妥不妥。”
陈景恪大为意外,问道:“哪里不妥?”
方孝孺说道:“我认为这样划分还是太简单粗暴。”
“按照你的划分方法,两个阶段分别为,解决生存问题阶段和解决精神需求阶段。”
“医疗也是生存需要,放在第一个阶段里明显不合适。”
“放在第二个阶段,它又不符合设定。”
“我以为,应该将五个阶段彻底拆分打乱,按照实际情况重新划分。”
“而且四不应该和五放在一起。”
“四虽然很难达成,但总归是有点希望。”
“而五只能作为个人的需求,没办法作为全人类共同的需求。”
陈景恪陷入了沉思,从这个角度来看待,确实很有道理。
自己还是有点想当然了,前世医疗其实被放在了第二阶段。
可是在这个年代,连权贵都不一定能接受良好的医疗保护,更何况是普通百姓?
将它放在第二重明显不合适……
说白了,现阶段实现医疗体系全覆盖,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将它作为第一阶段,难度太高了。
关于第二点,四和五也确实不能放在一起。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物资必然会越来越丰富,学问必将普及。
到时候欣赏音乐、小说、影视剧等等,都将全民化。
也就是说,一二三四重需求是可以全民化的。
但自我理想实现,也就是三不朽,注定了只能是少数人类精英才能去追求的。
而且即便是在大多数人都饿肚子的情况下,依然有少数人能追求三不朽。
将它列为全人类共同的高级追求,确实不现实。
社会模型,是广大人民群众一起参与建设的。
自我实现就太个人化了,不可能全民参与。
所以,它可以作为人类需求层次的最高追求,却不能放在社会模型里面去。
想到这里,他豁然开朗,自己之前陷入误区了。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我太想当然了。”
有了这个共识,两人接下来就将四重需求进行了拆分重组,很快就搭建好了阶段性社会模型。第一阶段就是满足人最基本的生存需求,有饭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