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反抗。”
儒生的反对?
胡惟庸案杀了几万人,赵瑁案又杀了几万。
新都到了。
徐允恭也不得不承认,确实如此。
作为太孙伴读,陈景恪自然很乐于见到这一幕。
都是父祖辈改姓,然后世世代代为奴,才成为家生子。
就古代那种识字率,很多事情不提也罢。
徐允恭虽然没有办法全权代表徐达,但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他的态度。
当然,这也是朱元璋和马皇后的本意。
徐允恭没想到还有这样的波折,心中不禁为他感到庆幸,对方孝孺也多了几分好感。
很多奴仆为了讨好主人,也主动改姓。
更何况,徐允恭还是他好兄弟,更是双喜临门。
“尤其是和利益、生命比起来,更是无足轻重。”
之后一路来到洛阳,见到了一片规模庞大的工地。
“按照道理来说,如此奇耻大辱,将士们应该群情激愤。”
根子还在《孝敬》上,一句:身体发肤受之父母。
陈景恪说道:“修成后比你想象的还要宏伟无数倍。”
他是认可朱标这个太子的。
大批的汉人,也将发型视为捍卫汉人尊严,反抗满清的象征。
但现在是开国之初,是传统最不重要的时候。
他更在乎的是实实在在的利益。
有勋贵,有官僚,有读书人,有大地主……就是没有几个普通人。
大一统王朝开国之初,往往是新传统形成的时期。
“将朱温和效仿他的人乱刀砍死,维护自己的尊严才对。”
只要不威胁皇权,又利国利民,他肯定会支持的。
“我知道你一向很大胆,但听说你要剃发的时候,还是感到很震惊。”
至于头发,在古代的地位确实被提的有点高。
“还好,方孝孺帮兜了底,否则恐会酿成无法挽回的恶果。”
在官吏的引领下,很快就见到了朱标本人。
说到这里,他突然停住了,露出恍然大悟之色。
他来这里,与其说是监工,不如说是来休养生息的。
让效忠谁,他就效忠谁。
也是他同意方孝孺的计划,抢在迁都前,全力在河南推广短发的原因。
干脆就借着修新都的名义,让他到洛阳这里躲躲清净。
姓氏,按照礼法来说,应该用生命去捍卫的东西。
虽然有没有徐达的支持,朱标的地位都稳如泰山。
只需要抓个总,具体工作自有别的官吏负责。
而后继续前行,去往洛阳。
“现在,就由我们来告诉他们这一切。”
“最开始我也以为,发型很重要。”
陈景恪没有直接回答,而是问道:“你说短发和脸上刺字,天下人更在乎哪个?”
现代人有时候也会下意识的,将古代想的很美好。
打着传统的幌子,对陈景恪来说根本就没用。
但将头发提高到民族特性高度,还是要等到明末清初。
陈景恪笑道:“凤阳皇城是按照三十万人的规模修建的,而且还未建成就停工了。”
“没有人站出来反抗,至少没有任何反抗的记载。”
想想也是,修宫殿哪需要他这个太子亲自负责。
自从知道朱标得了高血压,两口子就没少操心。
到达郑州地界的时候,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