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听陛下的意思马上就要启动修路计划。
要把三山门外到中山脚下的几十里路全部拓宽,费用就从捐赠款项当中出。
还要将京城太庙、贡院、社稷坛、夫子庙全部都重修一遍。
我的天,老夫在京城当了这么多年官都没有见过如此阵仗,这是差不多要将京城重要的建筑都给翻修一遍啊!”
江都郡主听到这里满脸的幸福。
这比直接夸她还要让她高兴。
“我就说他一定行的,这次一共捐赠了多少钱啊,够用吗?”江都郡主问道。
凌汉直接说道:“郡主,够用?您真的是太小瞧了五百多个买卖人的能量了吧,这些家伙还是挺有钱,直接捐赠到了二十七万贯之多。
这可不仅仅是够赈灾的问题,这简直就够养活他们好几年。”
江都郡主听到这里更加的骄傲:“我就说他一定是行的。”
凌汉笑道:“真是没想到陈寒这么有能耐不仅是长篇大论,连在施政方面也是如此的厉害。真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只是现在我们还只能用欺骗的办法,从他这里套话可惜了。
如果真让他参与到朝政当中来不知道能有多大的成就。”
说到这里所有人的脸上都露出了一丝无奈的表情。
喜儿在边上插话道:“看起来咱们家陈公子还是个天才呢!”
江都郡主满脸的骄傲。
“郡主您这次推荐让老夫从陈寒那里套话简直就是神来之笔,帮助大明解决了如此困难的一件事。
听太子殿下的意思这次以工代赈成功的话,直接就可以以此为契机放开一点对买卖人的限制。
有了这么好的一件事作为台阶,朝中反对者的声音也只能偃旗息鼓。
其实看得出来越是有人反对,这件事越是要推行,因为那些反对者未必就是为了朝廷着想,而是朝廷律法越禁止的事情越是能为某些漏网之鱼带来想象不到的丰厚回报。”
凌汉不愧是经年老吏早就看透了这些东西。
这里面不少都是利益既得者,他们害怕朝廷会放开买卖人的限制,从而为自己带来许多的竞争对手。
陈寒在当天夜里将凌汉他们的对话都给听到。
听完了他们的推断,陈寒基本上是同意他们的说法的。
明朝的商品经济在这个时候并不发达,这才迫使很多百姓将银子都存储起来,这个事情要是不解决是很难将白银去货币化的。
而要解决这个问题,就是得把买卖人的积极性给调动起来。
凌汉他们说得很对,现在要是没有买卖人参与进这个事情上面来的话,不知道要到什么时候才有机会去解决那些灾民们受灾的情况。
陈寒给出的这个办法他们能够去实行,就已经说明他们对于商业这块有了一个相对明确的认知。
他们不再谈商业如虎,所以在这个情况之下,陈寒是欣慰的。
至少自己给出了这么多的警告之后,这些聪明人已经开始觉醒。
即使是以朱元璋这种顽固的性格来看,他都已经知道了自己的后辈儿孙们,一个个不争气。
容易因为商业的过少干预,导致朝廷没钱可以用。
所以现在干脆就从自己这一代开始,干脆就从开国开始。
朱元璋也算是一个从善如流的皇帝。
虽然他以农民起家,虽然他从小就讨厌那些一个地主阶层。
虽然他从小就讨厌那些个买卖人,讨厌那些官员。
但是他在为了自己的儿孙们铺路这条路上,走得非常的稳当。
他现在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