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地用作于宝钞的准备金。
从这里就可看得出来,可能根本不是朱元璋故意不用准备金。
有可能是因为,在整个元朝末期之时,真正有钱人的那些家伙,早已将黄金、白银藏了起来,加上被元朝撤离带走的那些。
大明建国之后,简直就是一穷二白。
这些黄金白银如果真的要应付整个天下百废待兴的局面,根本应付不来。
夏元吉在看到这么一点黄金白银之后,也终于知道,为什么赵勉这样当部堂的会这么难了。
也知道为什么这些个官员们,一个个的根本不阻挡宝钞的印发。
因为如果不印发宝钞的话,估计什么事情都做不成。
夏元吉没想到大明现在的情况居然如此的紧急。
更没有想到,大明王朝偌大的土地上,只有这么一点黄金白银。
难怪每年的课税只有那区区的两万。
难怪这么多年来,白银价格居高不下。
这不就是原因所在吗?
宝钞如果不超发,根本阻拦不了北元南下,根本无法像现在这样的休养生息。
夏元吉一开始对朱元璋的政策曾经抱有嘲讽的意味,觉得皇帝陛下这些年来干的都是些搜刮老百姓们的事,简直就是劳民伤财。
可当他在库房检验黄金白银之后,才终于明白朱元璋的苦心。
或许朱元璋不是一个特别完美的皇帝。
又或许朱元璋也没有那么好的经济头脑。
但是朱元璋很明白,在那艰苦卓绝的环境下,他没得选择。
夏元吉这个时候甚至都有点理解,为什么当初的朱元璋一定要定都在应天,而不是直接到北平去,毕竟那里是元朝的大都。
现在想来是有道理的。
因为在元朝撤离的时候,早已将周边所有能刮走的东西全部给刮走了。
把整个中原地带的黄金、白银的储蓄都给拿走。
之后留给大明王朝的,就只是这么一个烂摊子。
朱元璋在开国之后,他们君臣一起能把这个烂摊子支撑到现在,太不容易了。
他们没办法拿到更多的黄金、白银之后,就只能去印发宝钞。
夏元吉一开始不能理解,但现在,当他们来到了库房就明白了。
不是朝廷不愿意拿出黄金白银去给百姓们兑换。
也不是朝廷一定要将所有的黄金白银都从老百姓们的手上给抢走。
而是因为迫不得已。
夏元吉沉默了,户部尚书赵勉这个时候倒是非常的淡定。
他们这些一个经年老吏,在朱元璋身边混了这么多年。
又看到这么少的黄金白银,其实那时候就已经明白,要做事就只能是一错再错下去。
看到夏元吉在库房的台阶上坐着,有点颓丧,年轻人的脸上的意气风发,这个时候也收敛了许多之后,赵勉呵呵一笑,走了出来。
“把库房锁上!”赵勉对着守库房的官兵说道。
吩咐看管库房的官兵把门给上锁后,赵勉走到了夏元吉的边上,拍了拍他的肩膀。
夏元吉回过头看向赵勉。
就见赵勉的脸上没有嘲讽,反倒是有一种,你现在终于知道为什么我们做事要小心谨慎了的表情。
赵勉现在是松了一口气。
之前他跟夏元吉共事的时候,一直被夏元吉给怼得灰头土脸。
但是夏元吉却并没有明白,像赵勉这样的尚书有多大的压力。
前面有郭桓案发生,现在又有天下如此多的百姓嗷嗷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