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陈寒的手机只有一部,而且那东西精贵得很,很容易就坏。
看到朱元璋他们这么感兴趣,陈寒解释:“这都是小事,你们真想要录音机,我都可以给你们搞几个简易版的。”
蒋瓛脱口而出:“真的啊?”
现在他的职责变成了税务稽查部门,和锦衣卫当时的职责也差不多,如果能搞到一个这样的东西那真的是很方便。
陈寒看着蒋瓛,知道他心里面在想什么。
“那都是以后的事,陛下您觉得我提出来的这条怎么样?”陈寒问道。
朱元璋有点为难。
朱标在边上却说道:“父皇,儿臣觉得陈寒说的不错。
这
这一条可以和陈翰说的推行发明专利制度,联合起来。”
陈寒赞同:“对对对,就是这个道理,这可是双倍的效用。”
凌汉在边上也是赶紧说道:“陛下,微臣觉得甚是,工匠自古以来都不受朝廷重视,如果这次挑选出来的工匠能够得到翰林院编修们的亲自教导,给天下人的刺激是不同凡响的。”
朱元璋听完了朱标和凌汉两个人的话之后,点点头:“好,这件事凌汉你全权负责,你去调度。”
啊!!
凌汉愣了一下。
本来他是想要发表一下意见的,没想到这个责任就落到了自己的脑袋上。
但却只能吃了这个哑巴亏。
陈寒接着说道:“如果这条也能答应的话,我想接下来的两条陛下还有殿下应该也没有问题。”
蒋瓛和凌汉这时候不知道是该说自己有点麻木了,还是该说陈寒真的是胆大包天,接二连三地提出条件。
朱元璋倒是饶有兴趣地说道:“你接着说!”
陈寒还真的就接着说道:“学校里不仅要招收工匠还要招收商人当学生。”
啥?
当陈寒说出这话来之后凌汉都觉得不可思议。
工匠虽然是匠户,但是并不是被人瞧不起的户籍,但是商人,即便现在已经开放了商业,但是天下人的接受程度还得一步一步来,现在就让商人进入到其中。
那就不是官员们不同意的问题了,可能全天下人都会觉得非常的奇怪。
陈寒说道:“陛下,明朝最大的问题之一就是对商业的了解太浅薄,很多商人其实家里面有着良好的教育,他们对于商业的流通环境还有他们的见识,其实对于明朝的商业建设非常的有用。
培养这样的人才进入到官场绝对要比,读圣贤书出来的官员更加懂商业。
唯有让懂商业的人才当了官,他们才能知道如何管理商人。
这是非常简单的道理。
反而是读圣贤书出来的官员他们本身就瞧不起商人,让他们去管理商人,他们能尽心?他们也不懂啊,纸上谈兵他们都做不到。
商业的发展可不仅仅只是一纸法令下去,商业就能如火如荼。
现在明朝商业的短暂繁荣如果没有合理的管控,将会瞬间烟消云散。
让懂商业的人当了管理者,他们才能制定更好的税收制度,他们才知道如何精算商人的利润,才能知道如何制定法令,帮助商人,繁荣商业,反哺朝廷。”
当陈寒说出这些来的时候对朱元璋他们的冲击还是挺大的。
让商人能够当官,这种事,在朱元璋这里绝对是一个很难跨过去的门槛。
毕竟现在让商人没有多少限制都已经是让他绝对,退了一大步。
现在要让商人进学校读书,对他的冲击可是不小。
“这一套有待商榷你得给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