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这也是改革措施当中最为关键的一环。
所以陈寒这一次之所以要亲自前去也是这个原因所在。
陈寒这次出海江都郡主亲自前来送行,两人依依不舍,但还是理智战胜了感情。
陈寒承诺半年内一定回来。
朱幼薇这才放心。
这一次
农历的十一月出发,实在不是一个很好的日子。
但是却能够避开很多大风大浪。
虽然平常的大风那是很难避免,主要是避免那种飓风,这已经是相当不错。
这一次航行还算顺利,在前去朝鲜国颁发过各种国书的大臣的带领之下,很顺利地在二十一天之后抵达了合浦港口。
沐英由于在海面上早已经历了快大半年的训练,所以他一点晕船的迹象都没有。
甚至饶有兴趣地拿着成行,又一次经过了学生们巧思所想,改进的望远镜,一直在那甲板上面看来看去。
要不怎么说男人至死是少年。
即便是快五十岁的年纪了,但是拿到了这可以看到一两千米之外的物体的望远镜,他依旧是爱不释手,表面上说是为了一探海面上有无海盗。
其实就是为了能够多用一下望远镜,看一看海面上的新鲜事物。
说实话,如今的这一次东征,大明所出动的船只之多,力量之强,已经很接近永乐大帝之时的下南洋的船队。
郑和下南洋的团队是多,但是主要还是为了两国之间的交流,并没有打算说一定要发生战争,所以战船是比较少。
多的是运载各种货物的船只。
但这一次东征恰恰相反,除了两艘大型的福船之外,剩余的那些战船啊,每一艘战船都配备了大量的火炮。
可以说战斗力已经是相当之强悍。
别说一般的海盗倭寇遇见了得变成炮灰,就算是海盗王陈祖义,那个号称手下拥有十万海盗的海盗军队。
在面对如今大明王朝所派出来的这一支队伍,那都得被吓得赶紧灰溜溜地逃跑,要不然就会被歼灭。
陈寒在船上面有点晕头转向,幸好他这一次只是过来进行参谋,过来见证,要不然的话他真的会出大问题。
一开始陈寒以为自己在现代时候,至少也坐过船出海过好几次。
虽然都没有出海,但在近海那也是游荡过好几十天的。
但一旦出到海洋上面去,才明白海洋的洋流与近海的那些所谓的风浪相比,大得多。
近海的那些洋流和风浪与海洋的那些风浪相比较,那就是小巫见大巫。
难怪远洋航海会有这么多讲究。
甚至陈行也终于是见识到了,在明朝又或者说是明朝更往前,中国人赖以辨别方向的牵星过洋术。
那是将四方形木片中间挖出一个孔洞,然后由大到小一层叠一层,叠到七层,变成一个宝宝塔形状的装置。
陈行不知道他们是怎么去运作,但是那些船上面的钦天监官员们就靠这种东西就能够很快的辨别出方向。
陈寒在地图上面看过很多次,中国与朝鲜之间的岛屿以及周边方位。
但是一到大海上去就发现,自己完全失去了方向感。
茫茫大海,有的时候你只能看到曲线的海平面,无法看到任何的参照物。
那是一种犹如把人丢在了茫茫沙漠当中的感觉。
无非就是沙漠当中看到的是茫茫黄沙。
可是在海洋上面,看到的却是无尽的大海。
那种空旷以及无垠,让人无法正确地面对。
所以海面上要怎么行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