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左道而已。
这些东西不过就是民间那些个没有出息的读书人才会去做事情,难登大雅之堂。
至于有出息的人必定是寒窗苦读,然后科举成名,一举进入官场,利用圣贤道理治理天下。
至于所谓的戏曲,那都是下三烂的东西而已。
那些唱戏的戏子,那都是下九流。
跟下九流混在一块,不要说一个亲王的子嗣。
就算是普通读书人,那都必须得偷偷摸摸的。
即便写了一个好本子,也不能够署自己的名字,因为这样传出去之后,势必会在士林当中没有面子。
可没有想到自家的堂弟,堂堂的皇家子弟居然去搞这样的东西。
而自己的叔叔周王居然没有去阻挠,简直是父子两个同样的堕落。
可没有想到在这里陈寒居然给出了如此高的评价,还说他是改革最重要的一环之一。
那岂不是说那些个戏子们也是改革的一部分了。
所以他嗤之以鼻。
朱元璋还真的就是像陈寒说的那样,是一个海纳百川的皇帝。
虽然他在史书当中,好像是最不能接受任何一点改变,希望所有权力都掌握在皇帝手中。
把丞相都给撤了然后集权到巅峰。
可是当陈寒来了之后做出了大量改变,老爷子更是知道了自家的大明在后世评价有褒有贬,更是出了那么多荒唐皇帝之后。
思想上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觉得肯定的改革,更是能够意识到自己所制定出的那些一个制度,虽然在洪武一朝还能起点作用。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必定会成为陈年旧病,会爆发出许多的问题。
所以他接受了自己的缺点,也看到了自己所引发的问题。
所以他相当能够包容,很能够理解陈寒说的改革。
更明白,自己都不带头改的话,那没有人能够救得了大明。
再则朱元璋对于戏曲是很能接受的,因为他原本就来自底层,看到了太多戏曲能够传达的东西。
所以他才能够那么支持自己的孙子。
而现在陈寒这么一说,更是让他感觉到骄傲。
自己的子子孙孙能够参与到改革当中,其实也是他的一个推动。
陈寒说过,要改变自家子孙太过于依赖朝廷,最后成为朝廷累赘的一个办法,就是让自家的子孙都参与到改革当中来。
能够参与到各种实践当中去,让自家的子孙不至于像猪一样被养着。
唯有让自己的子孙们能够参与到改革当中,并且成为改革的重要一环,才能让自家子子孙孙,不至于落到那样的田地。
而现在他是没有想到自家的孙子做出了这些东西,在陈寒这里居然有这么高的评价。
他一开始是想着让自己的孙子能够借助这种平台,有一个展现的机会也就是了。
可现在发现不仅是这样,自家孙子做出了这个所谓的戏剧,不仅让京城的百姓们觉得新鲜,更是让京城的百姓觉得厉害。
甚至没有想到陈寒会给出这么高的评价。
一时间他比朱有燉还要自豪。
朱元璋笑道:“好好好,既然你都给出了这么高的评价,那就让他们多多排练。
甚至让礼部也找伶人来排练,让他们到全天下去巡游,让他们跟随着礼部的官员一起到天下去宣传。
这笔费用让朝廷来出,你觉得如何?”
陈寒更是一拍手掌:“陛下呀,没想到您居然有这么超前的意识,这不就是下乡慰问的一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