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我尽快带张扬回去见您,停了李氏集团这件事情,我实在不该听张扬的话。”赵凯一边擦着额头上不断冒出的汗珠,一边应声道。
赵凯也是机灵,一转念就把责任巧妙地推到了张扬身上,自己倒成了个无辜的旁观者。
赵梦琪站在一旁,看着哥哥那副窘态,忍不住投去一个鄙视的眼神。
她心里清楚,哥哥这是出了事就往外推,还要把张扬带回去见父亲,这不明摆着是找张扬的麻烦吗?
电话那端,赵元毅听着儿子的话,突然哈哈大笑了起来:“哈哈哈哈,好!李氏集团的船停得太好了!这场大戏真是过瘾啊!李半城和他老子李一海卡住老子的脖子十几年了,今年终于把这个枷锁给抛掉了!这个张扬真是老子肚子里的蛔虫。哈哈哈哈”
说起赵元毅和李氏集团的恩怨,那可真是一部血泪史。
想当年,赵元毅在进口车业务做的风生水起,但是运能不够,船都在李氏集团手里,为了多求一艘船,每年到了给李氏集团董事长李一海庆生的时候,他就得硬着头皮、换上笑脸,去参加那场“赔笑陪酒、低声下气”的求生存大会。
每次一进场,李一海一脸漫不经心的看着赵元毅,让他心里咯噔一下。
可为了航运多加一点,他只能硬着头皮上,小心翼翼地恳求:“李董,您看能不能多给一条船?”
李一海总是笑眯眯地看着他,然后慢条斯理地说:“小赵啊,新都新贵啊。老规矩,喝完一瓶茅台,我就给你加一艘船。”
这话一出,赵元毅就知道今晚又得拼了。
他每次都得喝上4瓶茅台,喝到脸红脖子粗,还得边喝边吐,边吐边喝,那场面简直比打仗还惨烈,他的胃病就是那个时候落下的病根。
可为了航运,为了毅远集团,他只能硬着头皮往下灌。
每次喝完,他都得扶着墙才能站起来,但脸上还得保持着笑容,对李一海千恩万谢。
那滋味,别提多难受了。
后来李一海的儿子李半城接班,赵元毅的日子就更不好过了。
他得和这个比自己小十几岁的后辈称兄道弟,李半城还不爱搭理,那滋味,别提多憋屈了。
而且李半城根本不把当时李一海的口头给赵元毅的承诺当回事,航运价格说涨就涨,完全不把赵元毅放在眼里。
可今天,一切都变了。
毅远集团再也不用看李氏集团的脸色,再也不用求他们施舍航运了。
况且,由于毅远集团宣布停了李氏的船,毅远的股价,就像是一匹脱缰的野马,一路飙升,终于涨回了原本的水平,甚至更高!1100多亿。
而相比之下,李氏集团的股价却是遭遇了滑铁卢,一路大跌,几千亿的市值就这样灰飞烟灭。
不过话说回来,李氏集团毕竟家大业大,这点损失虽然严重,但对他们来说,也还不至于伤筋动骨。
但是,这一涨一跌,让赵元毅怎能不高兴?
他简直想放鞭炮庆祝,他甚至想给李半城打个电话,听听那家伙那半死不活的嗓音,再好好奚落他一番。不过想想还是算了,毕竟现在是大获全胜的时候,没必要跟那种人一般见识。
此刻的赵元毅,就像是突然之间年轻了十岁,脸上那从未有过的光彩简直让人移不开眼。
他那弯曲多年的老腰,在一瞬间得到了新生,竟然奇迹般地挺直了,就连那一直折磨他的椎间盘问题,此刻也仿佛消失得无影无踪。
电话里,赵元毅那爽朗的大笑声传了出来,这声音充满了力量。
赵梦琪在一旁听着,都能感受到父亲此刻的狂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