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静和与欧韶韶是中学同学。两人同龄,认识时都才十五岁。
她们所读的那所中学,位于江城郊区的青溪镇。作为镇上唯一的高中,学校的教学质量其实很一般,很多出挑的老师和学生,都往几十里外的江城去了。
而冉静和,是那所中学里唯一有机会冲华清或京大的苗子,所有老师都对她寄予厚望。韶韶是高一下半学年转学而来的插班生,各科成绩垫底,染一头闪亮的蓝色头发,服饰夸张。
两个人唯一的共同点,是父母均已离异。这在当年民风还算保守的小镇,可能属于另类。因为这个共同的秘密,静和与韶韶走到了一起,两人性情相投,很快成为好朋友。
不同的是,韶韶家境优渥,父母和平分手后,母亲出国,父亲成为江城风光一时的单身汉,时常更换女友。韶韶祖父母怕孙女受委屈,亲自将韶韶带回了青溪镇的老宅,留在身边照顾,宠爱非常。
静和父母在她幼年时,因长期吵架而分开,两人离婚后,都迅速重组家庭,并且各自有了再婚的儿女,这对曾经的夫妻几乎老死不相往来,都对静和的归属问题十分回避。静和原本被判给了父亲,但继母拒绝她进门。无奈之下,小学毕业的静和只得转学到乡下,与祖父母一起生活。祖父母更喜欢继母所生的一对双胞胎孙子,对静和很是疏离,常有苛待。
最终静和拿着能进省重点的中考分数,进了免费提供食宿并且答应减免她三年学费的青溪中学。
后来,因为韶韶与静和要好,欧家祖父母爱屋及乌对静和多有照顾。
十七岁时,两人一起去了首都上大学,静和不负众望考进了华清,也成了青溪中学建校以来唯一一个进华清的学生,韶韶则考进了首都某个学费高昂的民办学校学习艺术。
冉静和二十一岁大学毕业时,从一段失败的感情中,艰难脱身,狼狈出国。欧韶韶已经刚刚开始自己业余的模特生涯,恋爱谈的轰轰烈烈。
随后七年,她们相隔万里,中间只在异国他乡,匆匆见过几面。可她们感情依然要好,互相关怀。
七年后,冉静和因为工作调动,终于回国。
摁下记忆中的六个数字,指纹锁“滴——”一声响过后,门在冉静和面前缓缓面前打开。
迎接她的,是门口歪倒的数双高跟鞋,地毯上零散落着的杂志,颜色艳丽的丝巾,还有两个巴掌大小不知从哪里掉落的毛绒球。
客厅的柜子上茶几上还有墙上,或放或挂着韶韶的写真照片,妆容有浓有艳,十分靓丽。
数年不见,这是陌生的环境,但令人还是熟悉的氛围,属于欧韶韶同学能营造出的独特氛围。
欧韶韶住在申城三环外的某个老小区,建筑年限颇长,好在并不老旧。
多年前,欧家祖父母央着韶韶的父亲欧文远拿出一笔钱来,二老一并垫了些私房,付下大半首付后,给韶韶买下了这间的老房子,每个月另有三千五的供款,由韶韶来负责。
老小区楼层不高,停车略微拥挤了点,但交通方便,绿树成荫。
五十来平的老房子公摊极少,容纳着一室一厅,一个厨房带一个卫生间,另有小小一方阳台,搭了不锈钢的架子,方便人探身出去晾衣服。
房间面积不大,所以客厅还算宽敞,而此刻,这间客厅已经被韶韶七七八八的东西堆满了,简直有点无处下脚。
冉静和深呼出一口气后,把外套脱下,挂在门口的挂衣架上,接着脱掉平底鞋,打开了行李箱取洗漱包。五分钟后,卫生间里冲完澡的冉静和走出来,她换上短袖与休闲裤,开始找围裙。
等阳光把晾晒在窗外的毛毯晒暖时,阳台上的洗衣机已经开始洗第三桶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