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连欧洲霸主法国人,也几乎不存在这种情况,最多就是国王会拉着贵族们,大晚上点几百根蜡烛开舞会,但这只是国王与贵族的专利。
普通法国民众,就算豪富商人,也很难有这种待遇。
那名负责陪同观光的鸿胪寺官员倒是不厌其烦,对这些使节一一进行讲解,讲解之余还隐隐有种自豪感。
事实上,这种大晚上点灯做生意,目前还是属于广州城这些沿海开埠港口城市的专利。
因为朝廷在沿海地区开埠,广州原本就有着雄厚的海贸基本盘,自然迅速发展崛起。
海贸发展一起来,自然也就带动广州的城市商业飞速发展,夜市这种特殊商业模式应运而生。
虽然广州城还存在宵禁,但夜市的大趋势是挡不住的,广州官员们也需要这个作为政绩,百姓、商贾同样需要夜市来赚钱。
只是对于基层干活的吏员来说,他们的工作负担变重了,原来宵禁以后基本就可以什么也不管了。现在夜市一开,不仅治安压力变大,最重要的还在于要开夜市,不可避免需要大量的灯火燃料。
在满城都是木头房子的前提下,稍一不注意,就可以失火走水。
由于夜市的出现,广州官府甚至专门设立了一支消防部队“水龙队”,凡是参与夜市经营的商铺摊贩必须缴纳“走水税”。
而且,广州这边经过不断调整,最终也确立了夜市的大概区域范围,不能随便任由商贩乱摆摊。
如此下来,才算是将广州的夜市规范化,这也迅速在沿海其它开埠城市推广。
就按照目前的海贸商业发展速度,夜市也在逐渐往内地延伸,主要都是以那些商业大城市为基础,向周围府县不断辐射延伸。
天锡跟随带队的鸿胪寺官员,就这么与一群外藩使节于夜市上闲逛,偶尔还会出钱买上一些特色小吃。
大多都是重油重盐的食物,因为这里依港口而生,所以每日从白天到黑夜,都会有客船入港。
有船来了,就意味着有一堆水手苦力要在这里消费吃饭,对这些群体而言,还是重油重盐的食物更能吸引他们的胃口。
闲逛一晚上,各国使节全都大开眼界。
只有一处地方没去成,那里是广州港的红灯区,真正意义上的红灯区,灯笼都用的红色,非常晃眼,也极为惹人注意。
天锡会说汉话,对着引路的鸿胪寺官员询问:“为何前面不能再去了?”
那名鸿胪寺官员说道:“前面是花街柳巷。”
说白了就是青楼楚馆,而且还是经营皮肉生意的青楼楚馆。
大明新朝虽然禁止青楼搞皮肉生意,但这些港口青楼,他们做的皮肉生意,基本不涉及到本地人,全是从海外买回来的土著奴隶。
嗯,也就是先前黄殿在南京见到的那些所谓“胡姬”。
广州官府私下里也知道这些事,对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因为长年奔波海上,很多水手在港口一下船,第一时间想的就是吃肉喝酒找女人。
完全在沿海港口禁绝青楼妓院可以是可以,但这些憋坏了的水手可能会闹出乱子。
反正那些青楼都只是特定区域,并不会大白天明目张胆的做皮肉生意,用的也都是买来的海外奴隶和“胡女”,严格来说这属于打擦边球,但民不举官不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