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仗、贵州在打仗、北方也在打仗,各地都在打仗。”
“粮食还不够吃,天朝上国,却是百姓饿肚子饿出来的,呵呵。”
“大明就不难吗?”
拉梅萱有点生气。
诺元翻个白眼“陛下,大明确实在打仗,但这些战争是皇帝挑起来的,为的是实行再分配,军中、穷人是支持皇帝的,只要皇帝叫停,大明立刻承平。”
“再说了,正因为打仗,咱们才有机会。”
“万一大明内部不打仗了,咱们还组建什么联军啊?直接投降得了!”
拉梅萱不想再听大明的好了,再听下去,他都不敢打这一仗了。
便说回战争“拖得越久,对咱们越不利!必须速战速决!”
拉梅萱是个励精图治的君主,他很有先见之明。
但别忘了,暹罗是东南诸国的强国,其他国家不是啊,尤其是阿瓦、勃固,两国已经消耗尽了国力,如今不过狐假虎威而已。
老挝被大明吓破了胆子。
像满刺加、渤泥、柔佛等海上诸国,更差,还没进化完毕呢。
对手还是可怕的大明。
郑和下西洋的余威尚在,如今大明卷土重来,各国不说多害怕吧,起码是知道这位是天下共主的,毕竟经常朝贡。
最关键一点,打败了大明,暹罗能侵吞地盘,他们什么都得不到,所以不太积极。
“陛下也不用着急,雨季对大明来说甚是陌生,我们却世代生活在此,他们雨季不能动兵,咱们可以,这反而是优势。”
瓦理的意思是,反正人命不值钱,趁着雨季攻打新益州,最好再留下一场大疫,让明人全都病死。
“臣觉得可以。”
那就定在雨季中出兵。
拉梅萱可不管底下兵将怎么想,反正他就要大胜。
而在新益州。
祁顺、边永、潘本愚等人,暂时担任各府主官,拿下新益州的一刻,他们就开始收集俘虏。
尤其是妇人,移过来的百姓光棍多,把妇人分给伐木最多的人当妾室做奖励。
统计出城里的固定产,好的留起来,分给那些干活卖力的。
伐木建屋,是当务之急。
先度过雨季再说。
各城也在建筑军营,建立卫所,从新益州人里面挑一些,以广西军为基,建立卫所。
府县官吏,在捷报传到交趾时,便全部入新益州。
底层办事员,则从军中伤残人士中提拔,尤其是巡城军,都要先安置军中退役兵卒。
先把框架立下来,然后就接收人口,收割地里的粮食、地窖里藏着的粮食,建成粮仓装粮,作为新益州备用粮。
每个人从交趾出发时,发放了一批口粮。
粮食肯定不够,中枢已经从江南运来一些备用粮食。
各地官吏,便鼓励刚到的百姓,将无毒的树叶收集起来,作为青菜储存起来,等到缺粮的时候拿出来吃。
这地方天气炎热,鱼类多,可以多多捕鱼,晾成鱼干备用。
熬过雨季就好了。
官员多出自近两科进士,吏员则是举人、秀才,都是想做出一番事业的。
新益州是军管,郭登暂任新益州督抚,李震、欧信为副督抚,听命于于谦。
郭登虽是将军,却长了颗诗人的心。
他礼遇读书人,又懂政治,所以对新益州的治理,并不指手画脚,任各地知府施为便是。
他收到圣旨后,下的第一道命令,就是让人收集野味,储存起来,充作军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