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可基建搞了二十多年,还有什么没搞的呀?路都修遍了,桥是不该建的也建了,学校是盖了一座又一座,就算是未来有十亿孩子上学,也够用了呀。”
没错,民间过度基建,是皇帝支持的。
现在就该出现新技术,比如蒸汽机,带动全行业大变革,才能拉动第二次消费。
问题是蒸汽机研制出来了,但无法量产。
电,在景泰三十年的时候就出现了,有人提出了电的理论,皇帝还投进去不少钱,到现在连个鬼影子都看不到。
各行各业,都进入瓶颈。
这些年,中枢从欧罗巴引进十几万各方面人才,但技术这东西,就是缓慢的。
难道只能投资房地产?
房地产是最好的蓄水池,让资金进行新一轮流动。
以前朱祁钰最讨厌房地产,可走到这一步,才发现吹大房地产泡沫,未尝不是一条路。
“藩国基建呢?”朱祁钰忽然想到了,大明是两条腿走路,本土之外,还有无数藩国呢。
王复却不看好藩国基建:“容易竹篮打水一场空啊。”
没错,藩国距离大明太远,基建回本周期最少二十年,现在投资了,以后万一巨亏,这些钱就流入藩国了,得不偿失。
“那就发展房地产。”
朱祁钰拍板。
国内房价开始涨价,各地出现了炒房团,从京师开始炒,把房价炒得越来越高。
房价越涨,自然就带上了金融属性。
聪明人开始入场了。
但房地产真正赚的是傻子的钱,最先入场的人反而赚不到他们的钱,赚的是最后一个接盘人的钱。
击鼓传花,传到最后一个人手上就接盘。
但聪明人,也容易被现实迷住双眼,然后变成最后接盘者。
跳出圈子的人,要么是清醒者,要么是知道政策走向的人权贵。
基建回报率低,皇帝本不想发展房地产,因为房地产意味着城镇化。
关键是,银行巨额资金就躺在银行呢,如果财政收入继续躺着,那么大明就是一潭死水了,逼着拿房地产充当蓄水池。
皇帝的本意是当蓄水池,房价轻轻涨,把中枢的钱放进去就行了。
可房地产一旦发展,皇帝也无法叫停。
而这,就意味着得罪了权贵阶层。
因为最先进场的是他们,这不割我们呢嘛!
他们还能给皇帝卖命了吗?
所以朱祁钰按下房地产启动键,一切就脱离他的掌控了,房价一路飙升,仅仅一年,就翻了一倍。
整个景泰三十六年,整个大明爆发出前所未见的繁荣,炽烈繁花。
高端奢侈品,消费量激增。
以前明人是精打细算,现在是花钱大手大脚,甚至逐渐兴起了贷款风潮,花明天的钱,享受今天。
民间各行各业肉眼可见的极致繁荣,所有人洋溢着笑脸,仿佛手里的银币,不是钱了一样。
人也变得得意志满,说话变得极为张狂。
一切都是因为房子涨价!
房子涨价了,未来前途一片光明,甚至,有的人找到了发财的捷径,炒房!
买卖一套房子,比你辛苦赚十年都要强,那谁还会钻研一项技术了?整个社会陷入极度浮华之中。
最关键的是,他们口袋里没钱啊,这是虚浮主义,是假想主义,一切的繁荣是吹出来的,是臆想出来的!
可是,一个虚无的泡沫,把所有人罩住了,大明彻底变了。
这种极致的繁华,把中枢重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