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读书识字的姐姐或者阿姨,给他们讲故事,带他们了解一些简单的常识。可不要再有人问“为什么饿了就要吃树皮,而不吃包子”的问题了。】
【对了,这样的话,还可以从小给他们讲一些热爱虞国、要做好人、助人为乐、这样的事情。正好,趁着他们还小,最容易被糊弄的时候,教他们这样这些事情。】
【不过……】
沈云舒又有一点迟疑。
【要真的是教了他们这些,他们不会把家里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全都给说出去吧?要是谁家有人贪污,到时候被家里的小宝宝说出来……】
【这样的话,小宝宝有点太可怜了,算了,以后再说吧。】
圣武帝却是下意识的往前一步。
别呀,这不挺好的吗?
圣武帝目光炯炯,只觉得沈云舒这个主意十分好。
太子听到动静,看过去,就见到了父皇正满脸兴奋。
不过,太子也已经明白了沈云舒心声中这个书院的重要性。
既可以让那些大臣家的孩子,不会真的变成四肢不勤、五谷不分,同时也能够让他们健康平安的长大。
最关键的是,自小给他们灌输忠君爱国的思想,以后他们哪怕再有变化,多少还有小时候的这些教导在这里。
哪怕这教导只成功了一半,也是极大的成功。
也难怪圣武帝会如此兴奋了。
只是,沈云舒这边,却是因为那些小孩子可能会暴露家里的隐私,而放弃了这个想法。
圣武帝却并不想放弃。
于是,翌日朝堂的时候,圣武帝就提出了要办一个幼儿书院的提议。
这幼儿书院,却是要由官服兴办,并且不定时的派御史以及其他各部官员前去查看。
若是有那些有心在里面搞事情的,那便不要怪他以重刑处置,最起码,也要翻倍的刑罚。
先将这其中的后果说清楚之后,圣武帝这才又说明了自己对幼儿书院的要求。
适合三岁到六岁之间孩童,能教他们一些简单的生活常识及为人道理,并不强制要求识太多字的书院。
朝臣们听圣武帝这么说,先还以为圣武帝这是突然有了什么阴谋诡计想要实施。
然而那些心思灵敏的,却早已从中察觉了其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