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啥的就别想了,那都是紧俏货,过年的时候按人口供应,每人二两。
盛家这么多人,也就是二斤生,还得留着炒了当个菜啥的,不可能让孩子们随便吃。
好在周围都是大林子,物产丰富,山里榛子、松子啥的都有。
今年松子不收成,盛希平他们打的那点儿松塔没卖,索性都留着自家吃。
在吃这方面,盛希泰是专业的,他不爱嗑瓜子,却很喜欢松子。
所以早早就准备好了钳子,将松子放到钳子侧面那个窝儿里。
双手用力一夹,松子壳儿就破了,但是里面的瓤儿还是完整的。
这小子可鬼呢,他不是夹一个就吃一个,而是用钳子不停的夹。
攒一堆之后,再把钳子给别人,自己慢慢扒拉着找松子瓤儿吃。
除夕晚上,林场整晚供电,各家各户都是屋子里灯全都亮开,院子里还亮着灯笼。
此时要是站在南山的山坡上往下看,就能看见林场这边家家灯火通明。
相比于林场,大碱场那头就黯淡许多,那边还没供电呢,晚上都是点蜡烛。
九点左右,盛新华困了,开始赖唧唧的闹觉儿。
周青岚没办法再干活,于是抱着儿子回西屋去,喂奶哄睡。
正好盛希平干完活了,于是过来接手媳妇的活,揉面揪剂子。
这揪剂子用的是一股寸劲儿,盛希平就不会使这股劲儿,干脆拿来菜刀切剂子算了。
白天孩子们玩的都挺嗨,也没睡觉,到十点左右,陈峰就有点儿困了,坐在那里直点头。
“外屋不是缓的冻梨、冻柿子么?老六去看看缓开了没有?
拿过来你和小峰吃点儿,精神精神。”张淑珍一看,赶紧吆喝小儿子干活去。
那冻梨和冻柿子,还是盛希平去松江河给周家送猪肉,王春秀给捡了两兜带回来的。
年前,局里从外地拉回来一批冻梨冻柿子,各单位发福利。
周明远和王春秀两个职工,发了双份儿,正好给盛家带回来一份。
林场地处偏远,去松江河不方便,吃啥都是供销社供应。
冻梨冻柿子之类的玩意儿,赶到哪年运来的多,能轮到林场,要是运来的少,林场就挨不着边儿。
算一算,盛希泰长这么大,好像也就吃过两回冻梨,至于冻柿子,他都没见过。
所以盛希泰一听说有好吃的,立刻瞪起来眼睛,拽着陈峰一起去外屋。
俩人找了个草帽子搪瓷盆,捡了四五个冻梨,俩冻柿子,乐颠颠儿的回来。
盛连成、张淑珍都这个岁数了,还能跟孩子争嘴么?他俩就借口那玩意儿太凉,牙齿受不了,没吃。
盛希平不惜的跟弟弟妹妹们争这一口,他也不吃。
于是盛希安几个人,各自分了一个冻梨,拿过去咬了口。
那冻梨是用盖梨冻的,外皮黑黢黢不咋好看。
结果咬开外皮,露出来里面雪白细腻的梨肉,轻轻一吸,酸甜冰凉的梨汁入口,顿时让人精神一振。
有记忆以来
对于这年月大东北的孩子来说,冻梨已经是他们为数不多能吃到的水果了,是难得的好东西,十分美味。
“小叔,这个冻梨好好吃啊。”陈峰咬了一口梨肉,含混不清的说道。
“哎呀,这冻梨不是你那么吃的,你先把里头的水儿吸一下,然后再吃梨肉。
要不然那些水儿就都淌了,怪可惜的。”盛希泰一看陈峰吃的不对,赶紧教给他正确的吃法。
陈峰哦了一声,照着小叔教的办法,先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