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场大部分人,对什么高考不高考的,都不咋感兴趣。
盛家在林场的人缘不错,来贺喜的人也不少。
盛希安倒是没啥问题,未婚知青,该考就考,真考上了,那也是前川林场的荣耀。
不多会儿,小娃停止了哭声,打个哈欠,闭上眼睛又睡着了。
正喝着酒呢,忽然有人蹬蹬蹬跑了进来,“王书记、郑场长,局里来电话了,说是有重要事情通知。”
盛希平此时也冷静了下来,往父母和丈人丈母娘那头看了看。“对,对,先吃饭,吃饭。”
外屋有动静,王春秀也醒了,她想出来帮张淑珍一起忙活,可这时候盛新宇醒了,不等睁眼就哭。
所以张淑珍用铝制双耳小锅,单独给周青岚煮了小米粥,熬的时间久一点,上头一层米油。
张淑珍就是个没啥文化的妇女,对这些不咋懂,盛希平几个小时候,婆婆和娘家妈都不在身边,养孩子全凭自己摸索。
大家伙儿难得凑在一起,喝酒划拳,随意闲聊。
“具体文件,还有报名的表格,会很快就下发到咱林场,到时候想报名的,可以去林场要报名表。”
你就不怕往后你俩处不到一块儿去?
或者说,要是万一你媳妇出去上大学了,跟大学里的男人看对了眼,可怎么办?”
“夏天的时候,陈峰他爸过来,提过一句,说是想给青岚要一个师大的进修名额。
为了儿子的满月酒,盛希平可是提前好几天就开始准备了,领着盛希安、王建设他们连着上山好几天。
到了孙子这儿,盛新华就是刚出生那几天闹,后来就好了,特别好哄,张淑珍也不懂啥叫肠胀气。
“那啥,咱先吃饭,报名表今天肯定来不了,等着来了我让人用大喇叭喊,想报名的都可以去领报名表。”
王春秀是客人,没有让客人晚吃饭的道理,所以张淑珍让王春秀去吃饭,她留下来照看小娃。
以前医学不发达,大多数人都不懂,只以为孩子快出月子了,闹月子。
所以这事儿得慎重,不能脑袋一热就报名。
“亲家母,吃饭吧。姑娘,你的饭我是给你端这屋来啊,还是你跟着亲家母一起去东屋吃?”
“嫂子,咱以前谁懂这些啊?不都是随便糊弄着,孩子也长大了么?都一样。”
我早就说吧,学业不能落下,早晚有用。
十月二十一号这天,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登了恢复高考的消息,各大媒体纷纷转发。
只是要单独给周青岚做点儿吃的,别看已经出了月子,可饮食上张淑珍还是很用心,不能亏待了儿媳妇。
“中午吃饭那会儿,我没让你再往下说,你真打算让你媳妇去考试啊?”
这一年来,往回送猎物倒是没那么勤了,有时候半月二十天,有时候得一个月左右送回来一趟。
可你看你这还有俩孩子,大的还不到两生日,小的才刚出月子,唉,这可咋整你说?”
考不上,伤心难过。要是考上了,这个大学去念还是不念?
于是赶紧给孩子换尿布,喂奶,拍嗝,等着忙活完这些,张淑珍已经把饭都做的差不多了。
“哎呀,可算盼到这一天了,青岚啊,听见没有?要恢复高考了。”
一屋子的人都愣了下,除了几个年轻人之外,剩下的人,都有点儿不太明白王家川说的是啥。
周青岚低头看着盛新宇,默默无语。
王春秀一听就笑,她也是在不断的学习中摸索总结,才知道这些的。
好在盛家准备的挺充分,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