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希平特地跟人打听的,说是要坐公交车的话,中途得换好几路的车。
需要买一场沪市的市区交通地图,按图索骥,很麻烦,但是便宜。
盛希平一寻思,还是别找那麻烦了,这么大的城市,他俩再转悠迷糊了咋整?
于是,盛希平借用旅店里的座机电话,叫了辆机动三轮车,也就是那种铁皮棚的“蹦蹦蹦”。
盛希平扶着陈维民上了车,三轮车东转西转,七拐八拐的,路上经过了好多地方,感觉走了挺远的路,才算到了他们要去的那个厂子。
这是当时沪市唯一的假肢厂,也是全国最大的假肢厂。全国各地的残障人士,基本上都来这里安装假肢。
厂门口的街巷并不宽,但假肢厂占地面积挺大的,有不少车间。
进了厂子大门,就能听见车间里面有机器在轰隆隆的响,还能看见敞开的车间里面,车床上有人在操作,一派繁忙的景象。
其中有一个库房,挺大的,里面都是做好的大腿假肢,整整齐齐的立着摆放在那儿,好像能有几百条腿。
这要是胆子小的人看见了,怕是能吓出个好歹来。
盛希平冷不丁瞅了一眼,还一激灵呢,陈维民更是脸色都发白了。
盛希平领着陈维民,找到了厂子的一位负责人,将人拽到一边儿去,从他们带的兜子里,掏出两棵红参,另外还有点儿木耳、松子等东北特产。
“同志,我弟安装假肢的事儿,可就拜托你了啊。
你看要是允许的情况下,适当把我们的活往前排一排,争取我们早点儿安上假肢。”
全国各地的人都来安假肢,假肢厂非常忙,排队等两三个月那都是常形。
陈维民也就罢了,盛希平哪能一直在这住两三个月啊?
所以他们来之前就预备好了,带了些东西过来,跟人家攀个关系啥的,通融一下。
这年月交通运输不方便,东北特产尤其是人参,在南方那可是非常罕见的,除非进药店能买到,还死老贵。
所以对方一看盛希平给的东西,笑的合不拢嘴了。
“放心,放心,我一定好好安排,抓紧时间给这位同志加工。”
说着,对方就领着盛希平和陈维民,去另外一间屋子测量尺寸。
因为陈维民右腿是齐大腿根儿没有的,量尺寸就得把裤子连同裤衩都脱了。陈维民有些不好意思,放不开。
“唉,到这个地方来,还在乎啥?不都是一样么?谁要是不伤残了,往这地方来啊?”
几个师傅见怪不怪了,就劝陈维民。
就这样,测量好尺寸,然后在人家的指点下,盛希平和陈维民又去附近一个叫群英的皮鞋店,定做了两双单皮鞋和一双皮鞋,还购买了十双尼龙袜子和两条尼龙裤。
这些都是假肢的配套产品,回去全都可以报销。
测量好尺寸后,接下来就是等,大概要一个来月之后,才能试样品。这段时间,就是漫长的等待。
而这个时候,沪市的天气也开始热了起来,屋子里闷热闷热的。
白天出门很多人都打着伞遮阳,晚上更是有人直接睡在了树底下。
男人们被热的直接穿背心裤衩,眼瞅着,那汗珠子就从前胸冒了出来。
这时候,每天都得冲冲凉,不然一身黏腻腻的,真是睡不着觉。
即便如此,也得熬到下半夜凉快些了,才能睡得着。
盛希平他们来到这儿
同时盛希平还发了电报回去,告知他们所在的地址。
没几天,家里头就寄过来了钱,顺带还有一封加急特快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