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的不少,这吃不下也不能硬塞啊。得,留着明天吃吧。
众人都吃完饺子了,那电视里的节目,好像连一半都没演完呢。
大家都有些意兴阑珊,可是还没到十二点,也不能这时候就睡觉啊,于是只能坐在炕上,看着电视里昏暗灯光下,演员克服困难的表演。
十二点钟声响起,新的一年正式来到,孩子们欢欢喜喜拜年,盛连成夫妻乐呵呵的掏出红包给压岁钱。
盛欣玥盛欣琪俩丫头下午睡了一觉,好不容易熬到这个点儿,就是为了红包。
如今红包到手,俩丫头实在是熬不住了,哼唧着要睡觉。
于是周青岚哄着俩闺女回西屋睡觉,其他人坐在炕上又看了会儿电视。
最后都觉得没啥意思,索性关了电视,都睡觉去。
过年,就是个走亲串友、吃吃喝喝的日子,忙碌了一年的人们,总算可以放松下来,好好休息享受几天。
从初一早晨开始,盛家这拜年的人就没断过,一波接着一波的来。
好多人都知道了盛希平那厂子要招工的事情,借着拜年的机会,都过来打探消息。
这几年,虽然局里和林场一茬又一茬的招工,可是待业青年还剩下不少。
这其中有一部分,看不上私营厂子的工人,还是一心等着局里招工。
哪怕是大集体、农林工呢,好歹也算是铁饭碗,总比私营厂子的工人强。
当然,也有一大部分人不是这么想。
左右是待业等招工,眼下既然有工作,那就先去干着呗。
华阳木制品综合加工厂的招工广告上,写的条件挺好,工资给的也高,不管咋地,先把钱挣到手再说。
将来局里有政策招工了,他们再回来就是了。
林场有不少待业青年都动了心思,那就更别提农村了,别管是国企还是私企,能当工人总归比种地挣钱多。
当工人到点儿上班到点儿下班,风雨不误,上班就给钱,这多好啊?
哪像种地似的,纯粹是靠天吃饭,老天爷赏脸,今年就能有点儿富余,要是哪年老天爷不赏脸,填饱肚子都难。
所以,不光林场的人过来打听,大碱场那头,也有不少人都借着拜年的引子,过来坐坐,顺道问问厂子招工的具体情况。
大过年的,登门就是客,不管谁来,盛家都盛情招待。
人家打听厂子的事,盛希平也是尽量解释。不过,这招工的具体事项,盛希平不插手。
招工报名后要进行培训,根据培训结果,安排从事的工作。
那些想过来攀关系,让盛希平给安排个轻松工作的,盛希平一概不理。
就这样,初一初二很快过去,一晃儿到了初三。
原本初三应该是盛希平陪着周青岚回娘家的,可周青越初六订婚,所以周青岚就说,初五他们回去,帮着家里准备准备。
初六她和盛希平,还得陪着父母、弟弟,一起去县里。
也因此,初三这天盛希平他们就没回松江河,而是留在林场陪伴家人。
中午,来拜年的宾客又走了一波,周青岚刚把地上的瓜子皮、生壳、纸等垃圾清扫了,倒入灶坑去。
就听见外头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接着,郑华快步进屋来了。“嫂子,我希平哥呢?”
“在屋里,咋了?”周青岚一愣,抬手指了指东屋。
郑华也没说别的,两步就进了东屋,“哥,那个李大娘打电话过来,说是你的朋友,就是希康的舅哥,来松江河了。”
现如今个人装电话的少,林场这头要装电话更费劲,所以盛家就没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