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知道连他身边的近臣都是如此,更别说当下合肥城内的其他人了。而要是任凭这样的情绪在他的境内流淌发酵,那么谁能保证到最后,不会有人为了那莫大的诱惑背叛他?一想到这一点,孙权的心就拔凉拔凉的。当看完情报中的全部内容后,孙权得知了刘备为何会突然追封关羽为王。糜旸!你真是江东的克星呀!可哪怕心中再怎么恨,孙权也知道当下他必须要尽快做出决断。孙权连忙让是仪将陆逊召来。突然被孙权所召,陆逊一开始还不知道发生了何事。但当看完孙权递给他的情报后,陆逊的脸上显现了莫大的惊色。啊这?那我?震惊,向往,乃至于一些后悔的情绪,不可抑制地出现在了陆逊的心中。这件事对陆逊的冲击,会比其他江东臣子来的更大。因为陆逊对自己的能力有着充足的认识,他觉得关羽做得到的,他不一定不可以。陆逊内心情绪的变化,瞒不住孙权的观察。在察觉到陆逊心中可能浮现了一些不好的想法后,孙权更不会再有所拖泥带水。「伯言,孤决意要提前称帝之事。」孙权的话将陆逊从复杂的情绪中拉了出来。当恢复理智后,陆逊下意识地就对孙权劝道:「至尊!称帝乃国之大事,凡国家大事者,必先请良期,定吉日。况有许多典仪,臣尚未准备好。若贸然更改称帝之日,上不合天道,下有违人和,还望至尊三思。」称帝是孙权的毕生夙愿,为了让自己的夙愿完成的没有遗憾,也为了在天下人面前展示出江东的威势,孙权本来决心要办一场风风光光的称帝大典。既要做到风风光光,那么需要准备的东西就有很多。若按照原来的日期,时间是足够的。可要是贸然将日期提前,势必会打乱许多安排。到时候孙权得到的可能就不是一场风风光光的称帝仪典了。陆逊担心的事,孙权又岂会不知道呢?他比陆逊更想他称帝之时,得到的是万众瞩目,而不是不伦不类。可局势突然发生变化,人心也在悄然的变化着,当下他没有其他选择。为了杜绝最坏的情况出现,他必须要以最快速度称帝,从而正式与江东众臣定下君臣大义。不然的话,孙权真的不知道糜旸下一步还会怎么做。不伦不类,总比众叛亲离好吧!「孤意已决,去做吧。」见孙权心意已决,陆逊只能领命离去。在陆逊离去后,心神疲惫的孙权坐了下来。而在孙权坐下来后,他眼角的余光不小心瞥到了身前桌案的一处。那一处并无棱角,正是之前孙权在华歆面前为表决心,挥剑砍掉的地方。原本孙权将这张残缺的书案继续留着,是为了提醒自己不要忘记心中决心。可现在在看到书案上那残缺的一处后,他的眼睛却突然像被针扎了一般,疼的他难受:「快拿走!快拿走!」孙权指着身前的书案,不断咆哮着。(看完记得收藏书签方便下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