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是一个论资排辈和钱财运作的,索超担任正牌是屈了才的,关键是没有空缺,上面很多都是没有本领的人素餐尸位,这次比武对于索超正好是个机会。
李成为了鼓舞士气,也是有点不放心,也把自己的一匹惯曾上阵的战马借与索超并一副披挂,索超谢了,也自去结束。
杨志和索超两人一共斗了五十多个回合,那是棋逢对手,打得是激烈异常,把整个校场中的所有人都看呆了。
闻达这个都监一直在中间做和事佬,只恐怕两人中伤了一个,慌忙招呼旗牌官拿了令字旗去将两人分开。
杨志和索超方才收了手中军器,勒坐下马,各跑回本阵来。此时,李成和闻达下将台来见梁中书:“相公,据这两人武艺一般强大,皆可重用”。
秋老师:梁中书大喜,即为了平衡双方利益,也为了收买人心,干脆两人都官升为管军提辖使,索超是平步青云,杨志更是一步登天,双方是皆大欢喜。
还得说梁中书是官场老手,那是高手中的高手,一招把所有人的可能的或潜在的怨恨一下子都消除了。而且还收获部分军人的忠心,让这些人看到了将来自己也能够升职的希望。
杨志与周谨,索超的比武是明线,但其实他们只是棋子,实际是文臣梁中书和武将李成、闻达之间的权力斗争的体现这一场表面上是双赢,没有输家。这就是双方势力相对平衡的一种表现形式,文臣是梁中书亲自出马,武人集团一直是由唱白脸的李成正面对峙,而闻达唱红脸,一直给双方和稀泥。
明老师:总之,众人是一团和气,就连杨志在文中也有交代,与索超等人有往来、有交流。索超对杨志是钦佩和服从的这是为后面杨志押送生辰纲的失败埋下了伏笔。
为什么?索超自身武艺高强,但是官职却是最底层的一级,在大名府是个正牌军,他还有一班徒弟,都有周谨做到副牌,但是他自己总是无法升职。
索超是既不甘心,又无可奈何,被无能之辈压制是多么的痛苦,只有当他遇到杨志的时候,他才莫名的升迁为提辖,可谓是平步青云。而遇到的贵人就是和他“不打不相识”的杨志。
所以,在索超的心目中,杨志就是他自己的好运大哥,今后只要抱住杨志这个大哥的大腿,服从大哥的要求和安排,以后升官、发财就是指日可待。
秋老师:所以施耐庵笔下的索超对杨志用了“钦服”二字,可惜,杨志的精神纨绔又发作,觉得索超是借助自己才得以升职,并没有被杨志重视,对于寒门出身的索超还是看不起。
但杨志也就仅仅得到了一份提辖高薪,比副牌工资高多了,但还是要追随在梁中书的留守司听候使唤,并没有得到留在军营中指挥兵马的实权。
军人集团的篱笆墙还是扎得很牢固!外来的人员想随便插入进去分享军人的利益还是很难,文人的官府很腐败,武将军营也是一样腐朽,这样的武人集团战斗力也是非常有限的,一个杨志就可能把他们打趴下。
明老师:这段时间的东京还是围绕杨志的话题余波未平,十几天之后,张龙和赵虎回到了东京,他们把杨志受到了梁中书的喜爱,直接上岗工作的近乎于传说的遭遇给讲了一遍,东京的民众一边倒的祝福杨志的好运气,遇到了一个好伯乐梁中书。
没有想到刚过了没几天就又传来了杨志凭着一身好本领,据说打遍大名府也没有遇上对手,那是越传越邪乎!
杨志被梁中书直接抬举做到了军中提辖使的职役,那可是许多武人一辈子都难以达到的高度。
当然相对于杨志原来的“殿司制使”还有差距,但两次的不一样,这一次是以配军罪犯的身份参与,一下子升到体制内有编制;从无请受到月支一份请受,从无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