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让尤总到你那边吧,使劲忙上一阵子,争取旗开得胜,收获到底!”
蒋春雨的话说得有点俏皮,气氛一下化开,大家都笑了。接下去的谈话很轻松,四人都很惬意。
不过潘宝山的惬意消闲有限,随后,他就和鱿鱼离开去找谭进文、曹建兴,商量具体的行动。
谭进文建议从北往南,一路南下长驱直入,把沿海几市逐一都给收拾了。
潘宝山说不一定要步步为营,最好是有重点地选取,先易后难,逐步扩大战果:“友同市,宁川平是市委书记,很好切入,可以先动手;长基市,书记和市长都很低调,跟他们也没什么交触,是陌生的领域,应该先观察一段时间,找准合适的切入口;绵之市,书记是郝建进,他是省委常委,跟他打过交道,从面上说关系还算说得过去,不急着动手,而且市长郑思民为人也比较敦厚,也没必要跟他太过不去,所以也先放着;迅光市是个重点,书记乔汇良不是个善茬,心胸狭隘且又狂妄,跟段高航他们走得近,对他要狠一点。此外还有市长曾家升,那人先前还算可以,跟他见面时我也是相当客气,但因为我的一系列变故,导致他彻底改变,现在跟乔汇良几乎是一路货色。”
“没问题,都按你说的来!”曹建兴丝毫不含糊。
“好,那咱们的行动分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两个战役:一是拿下友同市市长昌远树,二是攻克迅光市委书记乔汇良,还有市长曾家升。”潘宝山道,“各位有无意见?”
“没有!”谭进文道,“为你马首是瞻。”
“在这种事情上,必须集思广益。”潘宝山说得非常严肃,“目的只有一个,要安全、有效、快捷。”
“我认为可以分头行动,就算不真正动手,也可以打好外围基础。”鱿鱼寻思着道,“那样动起手来从整体上就会快一些。”
“有道理。”潘宝山点点头,对鱿鱼道:“这样吧,你围绕迅光市展开外围摸查。”说完,又转向曹建兴,“你去友同市直接找宁川平,他是个明白人,应该能点题。”
商量完毕,马上行动。
曹建兴次日一早便奔赴友同,直接找宁川平。
宁川平确实不糊涂,他和潘宝山的接触不多但也不算少,深知这个充满爆发力而又深沉的年轻人有多么不凡,完全值得深度合作。说到合作,其实宁川平并没有多少底气,因为地位有悬殊,官场上是要注重基础,但眼睛居多是向上看的,所以,他对曹建兴的到来非常重视,按正厅级规格接待。
“宁书记,你这么安排实在让我有点坐立不安呐。”酒席后闲谈,曹建兴知道怎么把气氛调和,让宁川平变得轻松。
“哪里的事,现在环境不同了,规格统一降档,我都有些不好意思了。”宁川平笑着摆摆手,“再说,毕竟咱们都是从松阳出来的,有渊源。”
“嗯,说到之前,还真是有老家人的感觉,那份情是不一样的。”曹建兴颇为慨叹地说道,“在当下,那是难能可贵的,还有多少人能看重情和义呢。”
“没错,讲情义很多时候只是伤感,现实一点,毕竟能带来很多实惠。”宁川平笑了笑,“不过,人活着嘛,总会还是要有些坚持的。”
“听宁书记这么说,实在是令人感慨。”曹建兴道,“您这样的人,令人敬佩!”
“呵呵,你这是在故意让我高兴吧。”宁川平一仰头笑了起来。
“怎么会呢,都是实话。”曹建兴快速地一抿嘴唇,挪了下身子,稍微探了探脖子,道:“宁书记,据我了解,昌远树昌市长似乎就不怎么样。当然,我只是说为人方面,从政干工作,那是另外一回事。”
“哦,这个啊。”宁川平恍然一下,点了点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