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接下来的全省教改工作大会,需要这个铺垫。”潘宝山道,“如果你要不熟悉,到时让松阳方面先多介绍介绍。”
“潘省长,根本用不着介绍,我对松阳的教改吃得很透,绝对是个典范,早就该推广开来了。”徐勇健现在对潘宝山的看法,不只是把他当做省长,还有另一层关系,就是在中组部做副部长的亲戚华鸣曾说过,跟潘宝山的关系相当不错,可以投靠他,所以,现在徐勇健是把潘宝山当成是坚实可信的大靠山。
“嗯,那最好,眼下也正是推广的时候。”潘宝山笑道,“具体的推广方案你要抓点紧,记得以前我曾跟你提起过吧,说要重视起来的。”
“是的是的,都准备好了呢。”徐勇健忙道,“只是前段时间你不在瑞东,没有合适的大环境,所以我也就没提出来。”
“不提出来也好,省得被扼杀的萌芽状态。留到现在,正合适。”潘宝山笑道,“等回去后,你马上再丰富丰富,下一步要全面展开,作为关键的试点,友同市起到的作用很关键。这次调研回去后,就着手安排在友同召开全省教改工作大会,随后就在友同全方位实施教改,以实际效果来推动教改的全局工作。”
一路上,潘宝山和徐勇健说了很多,徐勇健都做了记录。
来到松阳时,王天量带头迎接,场面不大,但够分量。现今不管什么活动,不适合搞大场面,所以为了显示重视程度,分量自然要加上去。松阳市几套班子的主要领导都到了,随从不多,都是精华。
“我这么一来,好像耽误了大家不少时间嘛。”潘宝山笑道,“仔细看了看,都到了啊。”
“潘省长来松阳,那是必须的。”王天量非常热情地走上前和潘宝山握手,“你来松阳不是第一次,但作为省长,还是头一遭嘛。如果我们不重视,那就是松阳的不对了。”
“我来松阳,重点可不是你说的。”潘宝山指了指旁边落后一个身位的徐勇健,道:“今天他可是主角,教改啊,一定得抓好。”
“什么事都落不下,我们都做足了准备。”王天量道,“我知道潘省长对教改的重视程度,哪能丢松呢。”说完,对随来的教育局长曾光辉道,“曾局长,等会座谈的时候,你可要好好讲讲,特别是要和徐厅长沟通汇报。”
“那是当然,不过实际上徐厅长对我们松阳教改的了解,不一定比我少。”曾光辉道,“他一直都关注着呢。”
“曾局长这么说给我长脸了,不管怎样,你才是有功劳的人,松阳的教改能取得如此成绩,跟你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徐勇健不忘给曾光辉回个甜枣。
“哦,说到曾局长,的确是像徐厅长说的,他确实做得不错,充分说明了能力是突出的。”潘宝山并没有忘记曾光辉,早前就对他很看好,准备提一提,现在正是时候,“好钢,要用在刀刃上。”
像这种点睛的话,跟王天量其实不必说,但为了避免后遗症,表面的形式还是要走一走。王天量当然明白,他也不多说,只是随声附和了下。
随后的调研和座谈,行云流水,有实料、有准备,想不流畅都难。
计划内的事情完成后,自然有私下交流。潘宝山坐进王天量的办公室,道出了实情,眼下的教改是一举两得。
“教育资源配置均衡,推进教育公平,是必须做的,这是政府的责任。”潘宝山道,“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国家的未来离不开公平的教育。”
“另一得呢?”王天量点着头,“是不是与之有着密切联系的房价?”
“对,那也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抓的一个重点工作。”潘宝山面带微笑,“我希望松阳能把效应充分发挥出来,打响第一炮,开个好头。”
“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