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项议程是:在《烛光里的妈妈》背景音乐下,让家长孩子们抱头痛哭。
姜女士:“有毛病吧,谁会哭啊?”
沉良:“反正我哭不出来。”
然而两人环顾四周,发现周围的孩子和大人都已经哭成了一堆。
姜女士:???
沉良:???
打扰了,原来是我们两个太不合群了,对不起,我们这就退群。
听说活动结束后要请一些孩子家长上台讲讲对今天活动的感想,她们两个抱着看洋相的态度等着看还能有什么离谱的事情发生,没想到老师点名回答问题除了爱点那些不注意听讲的,还爱点那些目光炯炯看讲台的。
姜女士和沉良上台了,在一堆深情又复杂的凝望着对方、哽咽到说不出话来的亲子之中,这对表面冷漠但脚趾暗暗用力的母女显得那么格格不入。到最后讲话的环节,姜女士早已打好了腹稿,根本一点不慌。然而措辞良久,没想到那个话筒递过来的时候,差点塞到姜女士嘴里,这让她一下笑场了。
在大家痛哭流涕的时候笑场,这是很尴尬的。
于是姜女士把话筒塞到了沉良嘴里。
沉良:“哈哈,妈咱俩梅开二度了。”
这句话通过音响传出来的时候,喜剧效果非常惊人。
后面怎么样沉良忘了,她只记得大师送给所有上台的亲子一本自己写的“在新华书店,价值170元”的书,但是她和姜女士两个人没有。
可能是这种不需要在《烛光里的妈妈》里抱头痛哭的亲子关系,姜女士总有一种少女感,沉良大学时,宿舍的其他室友曾经说这两个人的笑声如出一辙的魔性,听起来就是“一对母女”,偶尔在她们两个视频通话的时候乱入打招呼,也觉得姜女士比起妈妈更像姐姐。
姜女士当时受宠若惊,直接给沉良发了红包,让她去请小朋友们吃点好的,因为“要保护能够发现美的眼睛”。
虽然沉良说要吃是个蛋饼,但事实上她吃了三个就饱了——三个啊!每个都有整个锅那么大,比脸大多了!
姜女士:“还说要出去爬山烧香,宁这会儿才终于苏醒了,这还烧什么香啊。”
沉良:“没事嘛,我和菩萨说好了,下午去看她。”
姜女士:“菩萨脾气真好,感谢菩萨——你噎不,我还给你熬了玉米稀饭。”
沉良:“?还有玉米稀饭?怎的不早说?快快给洒家来上一碗。”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虽然她工作的城市距离家里并不十分遥远,但是两地的饮食习惯却并不相同,她家里喜欢吃的东西在工作的城市并不常能见到。
吃饱喝足,沉良哗啦啦洗碗,看了一眼剩下的几个蛋饼,问她妈:“这几个咋办?”
姜女士:“留给你爸,他今天下午能早点回来。”
终于回来了。
自从成为一个打工人后,沉良深刻能够体会到同为打工人的父母的辛苦,妈妈最近正好不是很忙,也请了自己的年假陪她,但是爸前段时间非常忙,现在终于结束,也能稍微休息一下了。
她松了口气:“那就不放冰箱了。”
姜女士:“我也觉得。”
吃完饭休息一下,姜女士找了两双运动鞋:“走,咱们烧香去。”
姜女士:“顺便去给你妹送点东西,你舅叫人捎上来,她今天正好下午没课,我给她打过电话让她来校门口取了。”
睡到中午才起来的沉良:“她是早课吗?”
姜女士:“对,上午是满课......你在干什么?”
她看着双手分别在两个肩膀、额头前胸点过,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