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观点上,是十分一致的。赵贞不但支持,而且积极参与此事,很快就和太后统一了战线,母子二人,日日在太和殿,针对均田之事,召集李谡等大臣商议。
太后拿着中书台拟定的方案,看了一遍,问道:“为何只有男子能获得授田?女子为何没有?”
李谡解释说:“女子体力弱,大多从事桑麻织作等事,无法从事田间耕种,因此未计入授田。”
太后道:“女子虽大多从事桑麻织作,可也有不少在田间劳作。若是是家里没有男人,比方一个家里只有寡母,带着女儿,或是一个女子,她丈夫待她不好,将她赶出门,难不成就没有她们的田地了?那叫她们如何生活?只要授给她们田地,不论她们种些什么,哪怕只随意撒些种子,也总能有一些收获。何况越是这样的女子,越是勤恳吃得苦,田间劳作不比男人差。这一条不好,不论男女,已婚未婚,只要年满十六岁,均可获得授田。女子守寡,只要她向官府去申请,也要分给她们田地。女子体力较弱,可以少分一些,男子以四十亩为限,女子就以二十亩为限,以免耕种不及撂荒。田地有休耕,实际授田数按休耕周期,授以倍田,同时再授给他们桑田。凡所授之田,禁止买卖,年老或身死之后,需还给官府。防止世家大族趁机兼并土地。其子女若需要田地,重新向官府领取授田。让那些小田主们,也能授田。家里有奴婢和耕牛的,按奴婢和耕牛数计算。”
关于给奴婢和耕牛授田这条,也引起了争议。
大臣杨思效不太赞同:“这些田地是授给百姓的,若是有奴婢和耕牛的人,也能过得授田,岂不是那些世家大族也能授田?这样一来,田地不还是到了那些大族手中?那些大族不从事耕种,他们奴仆众多,他们占有了田地,百姓岂能有田地?”
李谡倒支持太后的提议:“大族名下,多是佃户在耕种。授给有奴仆的小田主,不授给佃户。佃户能以百姓的身份获得田地,自然不会再依附大族。”
萧云懿道:“小田主们,虽然家中有奴仆,大多也是要从事田地间劳作的,只是境况比没有田地的人稍好些罢了。可以给他们授田。那些大族本就占的有田地,要想从他们手里把田夺回来,恐怕会得罪的人太多,正好给他们手中既有的田地合法,免得他们生事。只要那些佃户都不再为他们耕种,就够他们伤神
的了。虽然是改革,也不能树敌太多。让那些中小田主、贵族们都能获益,更有利于均田之策的施行。再好的政策,若是施行不下去,那也是无用的。”
太后讲话总是干脆利落,掷地有声,有条不紊,一开口,三两句就定了乾坤。
?想看刀豆写的《黑月光拯救计划(重生)》第 105 章 乾坤吗?请记住本站域名[(
针对均田方案,太后自然有主意和想法,即便前世,赵贞也只有在一旁学习恭听的。这一世,虽然他已心智成熟,但并不去和太后争夺所谓的话语权。太后在此事上,表现的较为激进,朝中有人不满。赵贞则态度温和地替太后挡下了反对的声音,耐心地安抚,劝说,许诺,保证。
“太后均田一策,上利国家下利百姓,实是定国安邦的大计,绝不是为了拿刀子砍自己人。而今西边的强秦,还有燕、齐等国都虎视眈眈,若不这样做,如何能增加赋税,抵御外敌。”只要一说外敌威胁,大臣们也都没了话,不支持也要支持。
如此,母子二人合作下,均田令很快颁布。
在此之前,普通平民,无权占有土地。这些土地都被世家大族或地方豪强所圈占,普通百姓若无土地,只能依附这些士族豪强,为士族豪强耕种,成为世家的佃户或僮客。而士族的土地是无需缴纳税赋的。这造成的后果,就是土地和人口,都被士族豪强所掌控,朝廷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