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近,有盼头。
两人达成一致,又清点好明天需要带的材料,才躺下与周公相会。
第二日清晨,大家都起得很早,心里既有忐忑又有期待。
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进行家访,对于未知的事物,总会产生一些猜想和期待。而且是去进一步了解班上的孩子们,支教接近一周,大家跟孩子们朝夕相对,都有了感情,也想去看看他们在家里是什么样子。
忐忑则是因为不知道会遇上什么,担心是否能胜任。大家之前都或多或少听班上学生说过回家要走多久,近的有半小时的,也有一个小时的,远的还有两个小时的,对于这么远的山路,难免会生出忐忑和担忧。
吃完早饭,怀揣着忐忑和期待,带上干粮和水,路池和李坤走上了通向8组的路。
8组是路池这组被分到的区域中最远的组,也是江细家所在的组。
一开始的路靠近镇中心,还是水泥路,太阳也不毒辣,路池和李坤体验感尚可,甚至还有闲心欣赏一下沿途的风景。
不得不说,走在这种绿荫环绕的小路上,确实令人心情愉悦。
这种身处自然当中的闲适是城市中的人造绿化带所无法给予的,甚至跟镇子中心都有差异。
这种闲适大概持续了半个小时,从水泥路换成泥路之后,闲适就不复存在。
最近天气晴朗,虽是泥路但不是泥泞之路,如果是跟水泥路一样宽的泥路其实还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但他们脚下现在的泥路很窄,跟田间小道相比也宽不了多少,从路上走过,路两边长得繁茂的草和树甚至还会扫到他们脸上。
“不敢想象孩子们每天上学就是从这个路上走来的。”路池再一次拨开刚刚扫到他脸上的树枝,忍不住感慨,“而且根据队长给的图,咱们才刚走过三分之一的路程。”
李坤看着眼前被草木掩映的弯曲小路,也戴上了痛苦面具,“这个路咱们真的能根据队长的找对地方吗?”
路池也有这方面的担忧,之前在岔路口刚好遇上村民,问了一句才走对路,下次要是再遇上拿不准注意的岔路口又没有村民怎么办,看这架势,后面估计多的是人烟稀少的地方。
“要不咱们先找到最近的一家,后面让第一家家访的小朋友给咱们带路。”
“倒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只是后面回来心理上会累一些,也好过走错路。”
两人议定后,便打算往最近的3组走去。
这时,前方传来一道清亮的声音,“路池哥哥!李坤哥哥!”声音由远及近,江细晃着她的马尾出现在了二人面前,身边跟着一个跟她长相相似又比她高了许多的姑娘。
“你怎么在这儿?”看到江细在这儿,两人都很诧异。
“我来给你们带路!这是我姐姐,早上出来的时候太早,又没有小伙伴一起,正好姐姐在家就跟我一起过来了。”
江细的出现对于二人就是及时雨,两人很是欣喜,对姐妹两人的雪中送炭连连道谢。想到地图上江细家的距离,也不知道孩子多早起的床,才能在这个点走到这儿,又觉得有些心疼。
后面的路程有江细带路,虽然还是走得艰难,但至少不用担心走错,两人心里轻松许多,专心对付小路上各种稀奇古怪的路障。
七拐八拐,走过无数个荒无人烟的岔路口,路池再次庆幸江细来接他们。虽说有图有嘴,循着路走,最后不会走到过于离谱的地方,但在陌生的地方绕路肯定是会心慌的。
“怎么会想到走这么远来给我们带路?”
江细笑了笑没说话,倒是姐姐出声回应了,“昨晚奶奶说,城里娃娃也不知道认不认识路,就被江细记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