赔偿了。
但这些赔偿远远不足以弥补英法的损失,英法的1代人流干了血,全国储蓄都被打空了,结果什么都没拿到。
所以1战后英法极其的厌战,全国民众1致反对战争。
举个例子换位思考,让你可以理解英法民众当时的厌战情绪。
还记得那个1战的数据么,法国不到4000万人口,2000万男性,足足800万男性上战场,最后死伤400万人。
你有没有想过把这个数据替换到中国会是1个什么样的场景?
假设啊,仅仅只是假设。
中国14亿人,其中7亿男性,同比法国的数据换算那就是累计动员28亿男性上战场,然后死伤14亿人,很多985和211的高校,全校1万多男生上了战场最后就几百人活着下来了,伤亡比例达到这个离谱的程度才能达到1战时法国的水准。
战后我们打赢了,结局是国民生活水平暴跌,原本月薪2万的人现在只能拿1万,原本月薪1万的人现在只能拿5000。
国家已经倾尽全力从战败国那里拿赔偿了,但远远不足以支付死伤者的抚恤,最后只能每个人发5万块钱了事,因为实在没钱了。
你是1个法国的大学男生,很幸运的从战场上活着下来了。
但你的同学和亲戚朋友全都牺牲在战场了,壮劳力的死亡导致家里生活极其困难。
姐妹等女性家属生活无着,也找不到合适的男性婚嫁,最后不得不嫁给了当时看不起的华工,这1切都是你的亲身经历。
20年后,2战爆发了,德军逼近法国,你的儿子过来问你对战争的看法,自己是否应该不惜伤亡的参军对抗德国,
你会怎么回答?
这么设身处地的换位思考,你就能理解为什么2战爆发时法国那么的厌战。
1块面包5十万,天空划过白磷弹,这就是德国人愿意参军打2战的真实原因。
但法国不想去阻拦德国,因为出兵镇压德国是要死人的,法国不愿流这个血。
于是法国就疯狂的修马奇诺防线,只防不攻。
我知道德国要发动战争,但我不想打这仗,所以我就只修防线,德国爱打谁就打谁,不敢来打我就行了,要插手你英国自己派兵去。
德国灭亡波兰后,绕开了马奇诺防线,闪击法国。
即便到了这个时候,如果法国上下1心的像1战那样死战,再付出400万人的伤亡,那依然可以打赢德国。
但法国没人愿意流这个血,于是40多天就光速投降了,谁爱打仗谁打去,反正我不打,整体战争意志低的可怕。
“难道贝当总统不能想想办法吗?”
“温斯顿爵士,对于这1点你我都心知肚明,就不要做无用功了。
不过你提议的英法建立同盟我觉得还是有可行性的。
至于出兵,你可以找1个头铁的去试1试。”
“看来也只能这样了。”
丘吉尔叹了1口气,他开始盘算还有哪些愣头青能为自己疯狂的想法买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