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刘傻子说,刚才的机器人一撞,让你躲开了鲨鱼口。梦弟一看,一条鲨鱼正张开大嘴在东张西望呢。梦弟拉着骄子的手不放,显得有些紧张。骄子说:“我们到海面上去吧,别干扰了科学家的考古工作。”梦弟醒来,海洋爷爷、科学博士与计算机姐姐正在讲述海底考古呢。
海洋爷爷笑道:“看来,同学们对亚历山大灯塔的考古情况比较熟悉,是下了功夫的。”
最后,科学博士补充说:“科学家们推测出,早在亚历山大大帝到来之前,这个后来被称为亚历山大的地方,就已经是一个很成熟的殖民地。遗憾的是,灯塔因在两次地震中极度受损,最终,于1480年完全沉入海底。”
“也有人认为,这个灯塔并不存在,是人们想象出来的。因为,除了文字记载,并没有人见过它的实物。好在埃及有关部门,根据考察资料绘出了亚历山大灯塔的复原图,法埃学者联合水下考古,也证明了亚历山大灯塔是确实存在的。亚历山大灯塔,成了许多语言中“灯塔”一词的语源,许多埃及的早期伊斯兰教清真寺的尖塔,都模仿了亚历山大灯塔的三层式设计,这足以显示灯塔在建筑学上的广泛影响。2015年5月9日,埃及考虑世界的关注,决定重建亚历山大灯塔。”计算机姐姐说完,刘傻子吩咐队员们作好准备,将去考查灯塔导航历程。
海洋奥秘探索行动组来到海南临高角,临高角是琼州海峡突出中的一呷角,三面环海,有7千米长的海岸线。呷角顶端,有250米长的天然拦潮礁石堤,直伸大海,这就是古人所说的“仙人指路”。
登临堤上,可观海上日出奇景。临高角,一边风平浪静,海水清澈,海底平坦,沙白如面,清洁柔软;一边波涛滚滚,白絮阵阵,煞是气势磅礴。岸上有古烽火台和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琼海关建造的一座高22米、宽188米的铁灯塔,是著名的国际航标,灯光可照数十里,指引船只夜间航行。海岸上,绿林成荫,花草丛生。
观望海南临高灯塔。梦弟梦见自己坐上机器人骄子变化的直升飞机,飞上了一座灯塔,机器人骄子说:“这是建于航道关键区域的一种塔状发光航标,用来引导船舶航行,或指示危险区。”
灯塔上居然有一个人,他是灯塔管理员。“管理员爷爷,你能够告诉我,这灯塔的作用吗?”梦弟问。
管理员告诉梦弟说:“灯塔是位于海岸、港口或河道,用以指引船只方向的建筑物。灯塔大部分,都类似塔的形状,透过塔顶的透镜系统,将光芒射向海面照明。灯塔在电力未普及的时候,常以火作为光源。”
刘傻子、梦弟,在管理员的带领下参观灯塔。管理员耐心讲解,梦弟明白了,灯塔由灯具与塔身构成,为了适应环境,抵抗风浪等恶劣的自然条件,保持自身的稳定性和耐久性,塔身由各种建筑材料构筑。
刘傻子说,灯具由两个基本部分构成:一是发光器,二是光辐射器。现代灯塔的发光能源,主要采用电力,发光器的发光体中心,位于聚光透镜的焦点,光源辐射出的光,呈球面,通过聚光透镜,成为有一定扩散角的平行光束。塔身高度,适应灯光射程要求,灯塔的射程,可达30海里左右,光的强度,可达数亿烛光。
“这灯塔的光亮有什么含义吗?”梦弟问。管理员告诉他,灯光有闪光、定光和明暗光等。光色有红、白或绿、白。通常以红光、绿光表示光弧内有障碍物。
“有人说,灯塔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是这样吗?”梦弟问。“当然,因为灯塔是火光点燃,所以象征着希望。”管理员说。“我想看一看最古老的灯塔是什么样的。”梦弟说。
管理员指了一个方向,机器人骄子变化为直升飞机,载着梦弟来到一个古老的灯塔前。进入灯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