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守拙点点头,扶剑起身。
坐在主宾位的秦瑶光往他们的方向看了一眼,随即收回目光。
燕长青的手,在她手背上覆了一下,很快收回。
他们回玉门关,很早就让所有人知晓,并且燕长青放出了他身中剧毒的消息。
目的,就是为了钓出玉门关里汝阳王潜伏的人。
攘外必先安内。
要收复河西,除了倚仗索吉埠的能力,玉门关更是一道必不可少的屏障。
谁知道汝阳王的布置,究竟是同时夺权谋反,还是策应他的行动,作为一条后路而存在?
总之,玉门关不能乱。
秦瑶光和众人商议后,定下这条请君入瓮的计策,制造了一系列假象,让对方被迫行动起来。
除了燕长青中毒外,他们在路上还分为快慢两队。
给玉门关的消息,快的是先头部队,而燕长青会护着长公主慢慢走。
甚至不需要给出具体原因,自然会有人脑补齐全:长公主出使这一趟受了这么大的磨难,返程时自然要放慢脚程,郡王爷舍不得她再吃苦。
但事实上,却是长公主一行人先抵达,慢的那一队只为混淆视听而存在。
目的,就是为了打对方一个出其不意。
真实的消息,只有玉门关守将一人知晓。
因此,当长公主一行人提前出现在玉门关时,就能让对方心中生疑。
是被发现了?
还是说,只是源于燕长青的谨慎?
怀疑的种子一旦种下,自然就会生根发芽。
制定下计策之后,燕元安主动请缨,进行具体执行。
秦瑶光允了。
在己方拥有绝对武力值的情况下,不如趁机给孩子们练练手。
孩子不可能在一日之间长大,也不可能学会理论就懂实操,那样只不过是“纸上谈兵”。
在秦瑶光的计划中,燕元安是将来继承江山大统,登上帝位的人。
总不能当了皇帝再来练手?
能力越大、责任越大。
同理,地位越高,所作出决策的影响就越大。
看似九五之尊的皇帝,其实受到的束缚越多,试错成本越大、就越不敢尝试。
眼下如此宝贵的机会,此时不练,更待何时。
河西一行,在秦瑶光最艰难的时候,她和燕元安相依为命。
也正是在那个时候,她发现燕元安的智慧、随机应变的能力,以及看三步走一步的的大局观,大大出乎她的预料。
这,仅仅是因为原书剧情所赋予的天赋吗?
秦瑶光并不这么认为。
所谓天赋,决定一个人的天花板上限,却并不意味着不需要努力。
否则,不过是浪费上天馈赠的普通人罢了。
燕元安,便是天赋和勤奋刻苦相结合的典型代表。
如果没有他跟在公孙沧身边学习积累的基础,就不会有在此行中大放异彩的结果。
秦瑶光亲眼见证了,他的惊人成长。
不止是他,这五个孩子,个个如此。在学习的道路上,没有一人懈怠半分。
让燕元安主持这件事,秦瑶光很放心。
她安心享用着美食,心里想着晚上一定要好好安慰燕吉音和燕锦阳两个孩子。
安全起见,她没让两人出城迎接他们归来,更没有让他们出席宴会。
燕吉音定然可以理解,小五那个性子,怕不是又偷偷掉眼泪了?
他们从京城远道而来,经历了这么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