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造纸(1 / 3)

耿怀又盛了一碗粟米粥,放到了之前夹的那盘点心旁:“让你打探消息的人是谁?”

贾姬话一顿,她本想嘲笑平日趾高气昂的陆管事,却被耿怀问得心虚道:“就陆家村的那个老头,托我来问主母之后可还会抓人审问、刑讯,那笔录上又写了些什么,给得不少呢,改明儿我拿给你。”

说到钱的事,贾氏有些高兴。

“不用,这钱不能收。”耿怀道,“你收了多少都还回去,不够的我给你补。”

“为啥?这钱好赚得很。”贾姬问。

就是因为太好赚了。

耿怀皱眉,自己母亲在耿氏这么多年,怎么就没多长几个心眼呢?

“阿母糊涂,五安村一事跟他姓陆的什么相关?安氏外嫁女都已经放回去了,接下来主母若还要问罪也该问户田曹和人户司看管不力的罪,关他一个在宅子和各曹司都没有职分的老头什么事?

“若我是他,我只会打听五安村人逃走后留下的田产会如何处置,想办法多凑些钱财来,指不定哪一日那些田地就会被放出重新分配或者变卖给剩余的荫户们。

“他倒好,只想着送钱给你去探听一些与己无关的事,这其中肯定有猫腻。”

贾姬听完解释,确实是这个理,可那老头给她钱的时候说过这事情很重要,说话的时候又紧张又心虚,可究竟重要在哪?

她正想问儿子,外头庞嬷嬷闯了进来,训斥外间的侍女道:“你们怎么不到跟前去伺候,规矩都忘了吗?”

耿怀不便再说,高声道:“嬷嬷莫怪,我嫌屋子里人太多闷得慌,就让她们守在外头了。”

“郎君若是嫌这里挤,改明儿挪到正屋吃。”管事嬷嬷道,“前头小郎君仿佛已经出门了,郎君也快些吧,迟了不好。”

耿怀快速拨了两口粟米粥,又拿了仅剩下的一个无馅料的蒸饼,对贾姬道:“这盘东西赏你了,往后别随处乱跑。”

说罢,他也不跟贾姬道别,自顾自去了外头。

“听见没,往后没事别过来,这是郎君赏你的,自个儿端走吧。”刚才引她进来的侍女走过去,把耿怀亲自夹好的那盘点心和粟米粥塞到贾姬手里,“这些东西你那可吃不到,还不快谢谢郎君恩赏?”

侍女说着,瞥了眼其他人的举动,飞快往贾姬手里塞包别的东西,催着她走了。

贾姬一直端着吃食回到住处,才有机会打开布包,里面是一串用细麻绳串起的方眼铜钱,全是一两钱的大面额,足有二十枚之多。

贾姬紧紧握住那铜钱,坚硬的金属嵌进肉里,有些闷痛。

*

耿家的郎君们上午学诗文,下午练骑射,直到傍晚才算结束一天的功课。

耿怀念着早上贾姬与他说的事,练箭时几次脱靶。那陆家村的老头何故要在意笔录上的内容?他思来想去只有一种可能——那些笔录里有可能会提到他。

荫户叛逃后若无法子弄到新的户口,只能成为流民,进而被倒卖为奴。

五安村的人敢举村而逃,一定有下家接手,若真有这样的人,伏宁县内难道只有五安村与其有过接触吗?

骑射练习结束后,大房的耿慎说要加练,没有走,耿愜年纪小,早早就回了自己院子,通往内宅的路上只有耿憬和耿怀两人,耿憬为了塑造稳重的形象,在旁人面前一贯不多话,耿怀不喜欢讨好和奉承他,所以无事也不开口。

路上恰巧遇见一从人偷着笑往外院去,见到耿憬和耿怀,他们压下笑意行礼,等走远后,又有欢快的笑声飘荡过来。

耿怀没受影响,但走在侧前的耿憬嘴角微勾,仿佛很享受这样欢快的笑声。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