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沸腾书院>历史军事>我的爷爷朱元璋> 第224章 幼军初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24章 幼军初立(2 / 7)

,明军两路势如破竹,明升反绑双手用马车载着棺材去投降,汤和与廖永忠秉承朱元璋旨意对其加以抚慰并将其押往京城。

当时礼部的建议是“皇帝御临奉天殿,明升等俯伏待罪于午门外,有关官员宣读赦免诏令,如孟昶降宋故事”,而朱元璋则是批复“明升年幼弱小,凡事听由臣下,与孟昶不同,所以应当免去他伏地上奏待罪之仪”,直接封明升为归义侯,洪武五年随着大明与高丽关系的改善,明升、陈理一行二十七人被朱元璋扔到了高丽,让高丽的恭愍王监管了。

总之,朱标从记事起,就没见到过父皇穿甲胄的模样,更别提这副甲胄如此古旧,却明显异常的“珍贵”。

“父皇,这…”朱标一时语塞,不知该如何表达自己的惊讶。

朱元璋微微一笑,手指轻轻抚过甲胄上的痕迹,仿佛在回忆着久远的往事。

他缓缓开口道:“这副甲胄,是咱在年轻时征战四方时所穿,你看到的这些刀剑痕迹、箭孔,都是当年战场上的印记,你们可知这副甲胄是怎么来的?”

朱标、朱雄英皆是摇头,他们哪知道怎么来的,这件事情朱元璋不说,估计没几个人知道。

“当年天下大乱,义军蜂起,元朝丞相脱脱亲率大军数十万南征,脱脱用也速的计策,以‘回回炮’围了徐州昼夜不息地砸城,徐州城破后直接屠了徐州改名武安州,以白起人屠之名震慑人心,当时徐州义军领袖彭大、赵均用率残部逃来濠州,这两位兵多,濠州城内的几位元帅被迫依附于他们,咱的义父郭子兴元帅与彭大亲厚,被赵均用掳去押在地窖里生死不知,整个郭家乱成一团,部曲都要树倒猢狲散了,当时咱去求彭大出头,彭大见咱仗义,给了咱这副缴获来的甲胄,咱就是穿着这副甲胄,提着长矛去救郭元帅。”

这段历史,还在朱元璋返乡募兵之前,淮西二十四将里的很多人甚至都没有追随朱元璋,所以这副甲胄的由来,可谓是鲜为人知。

朱元璋顿了顿,继续说道:“每一次生死较量,它都与咱一道,挡了不少知道多少明枪暗箭,如今咱老了,这甲胄就给你了。”

说着,朱元璋让宦官帮他把扎甲的系带给解开,把朱标按在了小凳上,给他穿上。

朱标穿着有些不太合身,撑着甲胄显得略有臃肿,朱标其实不胖,就是长期坐着导致肚子有些大,朱元璋拍了拍他的肩膀笑了笑:“等以后,就由你传给英儿了。”

朱标心中一颤,连忙道:“是,父皇。”

说到这里,朱元璋的眼中闪过一丝感慨,他看向朱标和朱雄英,语气变得坚定:“咱希望你们能够记住,这副甲胄代表的东西创业艰难,守成也不易。”

朱标和朱雄英听着他的话,心中充满了敬意,大明能有今天,是离不开朱元璋从一介小卒披坚执锐,一路浴血拼杀的。

这副甲胄不仅仅是一件防具,更是一段历史的见证。

他们默默地点头,都希望将这份荣耀传承下去。

朱元璋走到朱雄英面前,说道:“英儿,咱已经在府军前卫筹备好了设立幼军的事宜,伱和在京的十岁以上的皇孙们,都将去那里接受军事训练。”

这件事情不是突然通知,而是之前已经有了风声,所以朱雄英并没有对此太过惊讶,他惊讶的是竟然所有十岁以上的皇孙都要去,而太子和年纪较长的藩王,其实长子和次子的年龄基本都是十岁以上了,普遍在十岁到十五岁之间,正是活泼好动的少年时期,让这些皇孙去接受军事训练,可以说是要遭老罪了。

朱标闻言眼中也闪过一丝惊讶,其实朱元璋是不希望自己的孙辈都成为武夫的,所以之前强迫他们入大本堂读书居多,但没有强迫进行军事教育,也有避免以后培养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