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
若是陆远死了,那最好,即使陆远不死,死了任一九卿,江南党惶惶难安,这个时候嘉靖借题发挥也一定会想办法乱中取利、分化江南党。
这些逻辑都是摆在明面上的,稍一思索便可理顺的事。
严嵩同样也相信,陆远不可能看不出嘉靖的打算。
这两年严嵩和陆远交手多次,后者的心机手段并不稚嫩,那么就一定会反击,不可能坐以待毙。
如此一来,就能引起江南党和皇帝之间的斗争。
这就是严嵩的最终谋划。
他要坐山观虎斗,将擂台留给亲自下场的嘉靖和江南党。
一方是皇权,一方是如今朝堂最有力量的政治党派,两者相斗必然是大乱。
但无论乱成什么样,嘉靖都会做一个选择,那就是寻求严嵩和严党的帮助。
如此皇帝依旧离不开他严嵩,所谓几年后所谓退位让贤的事就成了泡影。
严嵩不想到死连个善终都落不得,这是他的自保手段。
因此,就有了这次刺韩案。
之前他在南京留的人手已经折了差不多,剩余的见到严党失势也大多选择了背叛,好在礼部郎中郑亨泰当年是严嵩一手拔擢的,而且还有要命的把柄握在严嵩手中,只能甘为驱使。
杨旦身死,南京官员亲往吊唁就是一个天大的好机会,刺客躲进了郑亨泰府中的阁楼,等待着陆远出现就动手射杀,可没有想到陆远是和韩邦奇一同出现,而且陆远还搀扶着韩邦奇,刺客的位置并不好,因此没有绝对的把握动手杀掉陆远,担心失手之下选择将目标放到了最有把握的韩邦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