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沸腾书院>历史军事>戍边八年,我教女帝做贪官> 第165章 北疆军考试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65章 北疆军考试(1 / 2)

就在小鬼一行的马车一日更近一日地奔向北疆时,北疆军的学堂里,年底的考试开始了。

所有北疆军的将士,包括军官和士兵,都在这一天集中参加“第一届北疆军集体文化考试”,史称“第一军考”。

这次考试在后世被赋予了极其重要的意义,但在当时,这些北疆军的士兵只觉得紧张,紧张程度甚至比他们上战场还要强烈。

教室里,等待着考试的士兵们,个个口干舌燥,紧张地翻着课本,临时抱最后几分钟佛脚,现在多看一分钟,考试说不定就能多一分,万一最后就差一分没及格,那岂不是要哭死?

甲戌号考场,一身红裙的朱锦绣走了进来,手里抱着一摞卷子,略显严肃地说道:“各位将士,请把你们的课本都收起来吧,现在开始考试了,午时,也就是十二点整准时收卷,请各位遵守考场纪律,如果发现有作弊的,镇北将军的军令大家也都知道了吧?一律军法处置。”

说完,朱锦绣就把一个挂钟挂在了墙上。

北疆使用钟表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也是白羽做出来的,但目前只在工坊中使用,没有推广到民间,民间用的还是传统的干支计时法。

这种方法两个小时为一个时辰,也没有分和秒的概念,十分限制精细工业的发展,白羽没办法,就把时钟给做了出来。

只要懂原理,手工做一个时钟并不难,如果要求不是特别精确的话用木头就可以,里面的齿轮也是木头的,要求高的话可以用黄铜。

在华夏,清朝未年就有人做了。洋人带回来的自鸣钟,被国内匠人拆开研究后仿做出来了,还不是单做一个,是开了一个作坊,可算是国内最早的钟厂了,做出来卖给富户。齿轮就是用的黄铜片,用手工锉刀加工做成。

如今的北疆也有时钟作坊,但不是单独设立的,而是归在一个大的手工作坊里,工坊里的匠人帮白羽加工一些用处很大,但市场还不大的商品,比如军事望远镜,时钟,锁具等等。

考试开始了,参加考试的士兵一看到发下来的卷子,上面写着“出题者白羽”,就感到头皮一阵发麻。

我去,竟然是王爷亲自出题,而且还印在了卷子上,威胁的意味十分明显,这相当于王爷亲临考场,检验他们的成果,跟阅兵的差不多了。

有这几个字在上面,他们谁还敢作弊?作弊就相当于当着将军的面儿违抗军令,直接推出去斩了都不敢有人说一句不是!

一看第一道题目,“用‘战友’一词造句。”

众人心里一松,这题简单。

第二题:“写出‘一寸光阴一寸金’的下一句。”

众人心里再一松,这题也会。

第三题:“一排士兵有5人,一共7排,总共有多少士兵?”

看到这道题,很多士兵心里大定,比起文学,他们更害怕算学,这道算学题不难,看来王爷也想让让大家及格,出的题目都比较简单。

第四题:“士兵们站一排,张三前面有4个人,张三后面也有4个人,这一排一共有多少人?”

嗯?前面4个,后面4个,那不就是8个吗?不对,差点把张三忘了,王爷这题有点阴险,得万分小心。

第五题:“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此话何解?”

这句话小朱先生讲过,很多人皱眉开始回忆,也有人沙沙地在纸上写得飞快,嘴角还带着笑意。

第六题:“深入敌后,有一队北疆军聚在了一起,营长问:现在还有多少士兵?排长答:“如果我们再失去100名士兵,食物还够吃5天;如果再失去200名士兵,那食物还够吃6天。请问,现在一共有多少士兵?”

“嘶!”看到这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