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婉儿听着满屋子的匈奴将领一口一个小王八蛋地叫着,心中不禁涌起一种难以名状的感觉。那个被他们如此辱骂的夏武,正是她半路被抛下的夫君,秦王夏武。
想当年,李婉儿作为国子监祭酒李存道的孙女,本有着成为他人正妻的资格。然而,秦王夏武的身份高贵无比,她爷爷李存道虽然在朝堂上有些许清名,但实力却远远不足以让她成为秦王的正妃。
当时,李存道本不太同意这门亲事,觉得有攀龙附凤之嫌,而李婉儿自己也不太愿意。她是个小才女,对诗词歌赋颇有研究,而夏武却对这些并不感兴趣。
然而,在一次诗会上,夏武却对李婉儿一见钟情,亲自跑到李家提亲。李存道面对秦王的提亲,实在是不敢不答应。最终,这门亲事禀报了陛下,但陛下也没有让李婉儿成为秦王正妃的意思。于是,李婉儿只能屈就做了秦王的妾室。这对于她来说,无疑是一种侮辱和不甘。
嫁给秦王夏武之后,李婉儿的生活尚算可以。夏武对她宠爱有加,虽然他并不擅长诗词歌赋,但他作为一位将军,有着统领千军万马、驰骋沙场的威武之势,这也让李婉儿心生敬仰。
然而,好景不长,李婉儿的美梦在匈奴人的铁蹄下瞬间破碎。夏武在面对强敌时,竟然选择了逃跑,丢下了自己的城池和百姓。更让李婉儿难以置信的是,在逃亡的过程中,夏武竟然连自己的妾室都不顾了,这种行为简直就像前朝的昏帝谢寻在逃亡过程中,为了自保而抛弃了皇后冯丽华一样。
谢寻曾因为战乱而被迫与冯丽华分离,甚至为了政治联姻而另娶他人。这种为了自身利益而牺牲感情的行为,让李婉儿感到十分心寒。
“照寒山,冷孤城,往事如烟,空忆旧时情。千古遗羞谁解意,冯妃去,恨难平。”
她曾经以为夏武是个英雄,是个可以依靠的男人,但现在看来,他和那些为了权势而抛弃妻子的小人又有什么区别呢?
李婉儿就是恨难平,被夏武丢下之后,她一度感到绝望,甚至想过自尽以求解脱。她觉得自己的命运就像被抛弃的冯妃一样悲惨。
但是,她又缺乏勇气去面对死亡。她陷入了深深的痛苦和迷茫之中,不知道该如何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和残酷的现实。
此时,李婉儿听着匈奴人们口中左一个右一个“小王八蛋”地骂着,心中竟涌起一股莫名的快感。她忍不住抬起头,向尔罕投去一瞥。
尔罕站在那里,身材魁梧,肩宽体壮,透出一股匈奴汉子的野性与力量。他的面容深邃,双眼如鹰隼般锐利,盯着地图十分专注。长期的军旅生涯在他身上留下了一种独特的将领气质——那是一种沉稳与威严并存的气质,让人在敬畏中又不禁想要靠近。他的站姿笔直如松,即使身处喧闹之中,也自有一种不动如山的沉静。
李婉儿一时间愣住了。夏武虽然也领兵打仗,身为秦王,地位尊贵,但他的气质与这位匈奴将领截然不同。在夏武身上,她从未感受过如此强烈的威严与力量感。她不禁在心中问自己:这才是将军该有的样子吗?
眼前的尔罕,仿佛一座山峰,屹立不倒,让人无法忽视他的存在。他的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动作,都透露出一种不容置疑的决断与力量。
看着看着,李婉儿突然发现了一个不对劲的地方——这些匈奴将领竟然讲的都是汉话!这让她感到非常意外。
作为国子监祭酒的孙女,李婉儿学识渊博,对语言也有所了解。她记得爷爷曾经说过,匈奴话与汉话有着显著的差异。匈奴话是一种独特的语言,其发音、词汇和语法都与汉话截然不同。一般而言,匈奴人会说汉话的人很少,大部分都以匈奴话为主。
然而,在这个房间里,她却发现有几个匈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