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更准确的是,他一口湖南长沙话。因为三岁到八岁时就在那生活。
1945年8月14日清晨,精心挑选的德国精英飞行员们开启了深藏功与名的航程。而苏联那头,著名的功勋飞行员,亚历山大·伊万诺夫斯基中校也接到了一项特殊任务。他将率领一支由高空性能极佳的米格-3型战斗机编队,承担一趟特殊秘密护航。
不要问多余的问题,不要打开无线电通讯和对方说话,不管你们看到什么,只为这支轰炸机编队护航,把其送出苏联国境。但是一旦发现对方投弹舱在苏联上空打开,必须不顾牺牲立刻将其击毁。
万米空中,苏联战斗机在中校的指挥下,采取一长机两僚机的编队方式,三比一护送从西边飞来的轰炸机机群。
这些轰炸机呈流线型,发动机极其强劲支持远距离。萨沙一眼判断它们和美国的最强轰炸机超级堡垒长得双胞胎般酷似。但这毫无疑问是德国飞机。
萨沙心里一动,他大概知道德国是怎么制造出这款美国飞机的。他的姑娘帮助了德国——她一定有这么做的理由。
最优秀的飞行员驾驶飞机在高空高速近距离伴飞时候,甚至能通过玻璃弦舱清楚看到对方的驾驶舱----戴着那款反光大墨镜的德国人实在太惹眼,正龇牙咧嘴地推了推墨镜,朝自己方向竖起大拇指。
这招牌动作令萨沙在心中确认了对方是谁,这么炫耀墨镜的还能有谁啊----熟人哈特曼,思嘉的朋友。
他的心上人又送了一幅墨镜给哈特曼,兴许其他德国飞行员也都被馈赠。但现在萨沙一点儿嫉妒情绪都没了,他伸出右手按了按飞行服前胸----他和思嘉的结婚合照就藏在贴身的坠子里,他们情比金坚。
亚历山大中校的战斗机紧紧咬着哈特曼的轰炸机,直至越过边境线——对面是中国,思嘉的故乡。只是这个时候,机翼下方的国家根本没有空军能干扰外国飞机自如来去。
萨沙微笑着,先朝哈特曼做了个祝好运手势。随后下令返航。他并不想肆意越境——他知道这片美丽的土地将来会迸发出怎样的生命力和奇迹,他深爱的姑娘就诞生于那样的未来中国。她的自信强大温柔美丽聪明,就是时代缩影。
14日延安时间下午。德国的轰炸机在延河北岸的机场安全降落。飞行员们有条不紊地换完油箱,目送六架飞机继续启程——汉斯马赛少校和哈特曼上尉都属于被留下的人员。
“你们好!大家好!谢谢你们!这是礼物!”
有一架轰炸机机舱里装的全都是德国军用各种药物,作为礼品送出。而大声说着一口流利长沙方言并担当德语和长沙方言转换翻译的哈特曼震惊了延安方面招待他们的人。
8月15日,日本三大城市遭遇毁灭性攻击。同一天,轰炸机全部安全返航,但油料耗尽,不足以飞回德国。
德国飞行员们按约定在延安逗留,苏联办事处也说只要普通招待他们就行了。因此,德国飞行员们也就像那些来访的外国记者一样,被安排了窑洞招待所入住,欢迎他们在这参观生产生活。
汉斯马赛发现这的士兵,乃至军官们的装束都非常简陋,但个个身上都有一种奇妙气质:乐观而自信。
“他们有的是老兵,身经百战。我能判断出来。”汉斯马赛评论着招待所外的警卫员。“这的队伍和我之前见过的部队,都不一样。”
“这儿也和我记得的中国完全不一样。”哈特曼惊讶地告诉同伴,“你知道,我是在中国中部的一个城市渡过童年岁月——很遗憾现在那个地方被大型火灾毁灭了。我父亲曾在那开诊所,那座城市的达官贵人坐在时髦的汽车里——虽然主要路面都是青石板完全不支持。穷人蹲在路边往儿女们头上插一根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