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晤士河口火炮一鸣,自此英国陷入轰轰烈烈的内战。贵族代表着保皇党绝不甘心退出历史舞台,而另一派成分十分复杂,既有在布尔什维克主义的感召下挥舞红旗的英雄,也有一心想打破孤立原则投入欧盟捞取利益的联盟派,还有独立军---苏格兰和北爱尔兰简直是看到了千载难逢的机会,再次纷纷扛起了大旗表示自己脱离那个日不落帝国。
地面保皇党凭合法政府首相之名,调动忠诚于国王的部分军队与“叛贼”发生了一系列武装冲突。戈登高地人团的士兵身着自家服饰苏格兰裙,在风笛的鸣奏声中向英国保皇派军队发起出击!苏格兰也有自己的空军基地,他们的飞行员为独立而战!但忠诚于国王的英国皇家空军确实是磨砺出的精英,双方在不列颠半岛上方展开激烈对决的结果是天空更偏向国王一方----掌握着制空权的皇家空军对着地面反对派的海军目标一顿轰炸,许多港口火光重重,舰只倾覆浓烟滚滚。此次大英的内战烈度,远胜几百年前护国公大战保皇党。
日不落帝国真正本体只是小小岛国上的一块英格兰。内战撕裂着国民意识,举着大旗的双方都有各自占据的地盘和军工工厂,疯狂生产军械,储存粮食,争夺能源。这种环境下,平民们过着什么样的生活?
德国的战略目标是消耗不列颠。见打得激烈,暗爽之时慷慨地表示收容英伦列岛难民----白捡的劳动力干嘛不要?还出于恶趣味地把收容港口放在敦刻尔克……于是,许多市民们提着简陋的行李抱着孩子携家带口花钱挤上偷渡去海对面的渡船,那些不想卷入内战的青壮年也踏上了同样的路途,一切犹如几年前英勇大撤退的滑稽的镜像。
而海峡那边的沙滩上,搭建有登记处和临时收容所,许多工厂招工的负责人举着牌子就等在码头,他们还有班车呢。
到后来一些保皇派贵族也为躲避战火而逃离故土。他们的土地庄园无法带走,要保持体面生活导致带出国的财产日渐消耗,无计可施之下凭贵族名头又走上了和美国有钱人联姻的路子,好些保皇党与美国上层混在一起并成功使英国荷兰王室都来到加拿大暂避内战——这次国内的极端派宣称要让不退位的国王变路易十六啊。
留在战火纷飞家园的更多民众痛苦之中变得对保皇党和反对党统统失望,仅希望早日结束内战。谁有这种能力呢?那个答案很多民族自尊心强烈的英国人不想看到。
迟早,德军会扛着“平定内战恢复生产”的大旗跨过不列颠海峡。
1947年春季,德国柏林总理府。希特勒召见了隆美尔元帅,就再次出兵北非展开了秘密谈话。虽然号称“北非”,但这次德国的战略目标改为地中海东部到波斯湾一块,要打着“支持阿拉伯国家脱离殖民地统治之名”将英国的势力彻底从那片区域扫荡干净。
实际上伊拉克等国家早就对德国眉来眼去。1940年还有亲德国的政府成立但马上被英国击溃。现在时移世易,眼看欧洲在德国战车下合为一体,英国陷入混乱无暇顾及,地中海以南波斯湾地区诸国心思又活泛了起来。况且希特勒屡次在广播中说是要“推翻英国殖民地的统治!”,总不会英国人跑了德国人来当总督吧?不过即使德国真来,他们能像罗马尼亚这些地方一样加入富有的欧盟,家家户户都有收音机和自行车也没什么不好。
嗯,这时候距离波斯湾的大油田被发现还有十几年,海湾地区国家一点也不土豪,都穷得只有沙子,很想富有的欧洲老爷带带他们。
于是在保障能源物资运输畅通的条件下,隆美尔再次带领德意志非洲军团从意大利出发,在商船改的粗糙版航母辅助下,训练了几年的空军驾驶超级轰炸机炸飞了英国驻军,成功登陆港口城市巴士拉。当地人亲德,喜迎王师上岸。北非中东沙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