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壶式,颠覆了宜兴紫砂修行界的传统做法,不仅在壶底中央盖上了自家修炼秘境的标志——阿曼陀室,还将制壶者的印记移至壶盖内侧或是壶把下腹之处。”
俞飞白一口气说完,停顿了一下,坚定地道:“故而这把紫砂壶的全称应为杨彭年款陈曼生铭紫砂合欢壶。”
“可是真品还是仿造?”林之追问,这才是关键所在。
对此,俞飞白犹豫了一下,迟疑地回道:“应当是真品无疑。”
“何为‘应当’?”林之摇头道,“能否确定些?”
“我确信,这是真货。”
俞飞白近几年耗费的心血并未白费,修得了真才实学。他拿起紫砂壶,一一评判道:“鉴别紫砂泥壶之真伪,需遵循望、闻、听、切四大要诀。
望,即观其砂色;闻,则嗅壶身气息,新品往往带有世俗烟火之气;听,乃壶盖拂过壶口之音,真紫砂壶之声犹如神玉碰撞,清越悠扬;至于切,即摩挲壶身,新壶表面多显干燥涩滞,而真品则光泽温润。”
经过四项检验,俞飞白断言:“此乃真品无疑。”
“当真?”
林之半信半疑地看着这把精致的紫砂壶,虽然俞飞白说得头头是道,但他总觉得,这把壶似乎欠缺了一种难以名状的东西。
审视良久,林之终究按捺不住,动用了自己的特殊灵力。之所以拖延至今,无非是想磨砺自身,毕竟特殊灵力虽能洞察虚实,但对于壶的工艺特色、时代痕迹以及蕴含的文化意蕴等细节,还需林之自己用心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