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已经很难得到其他世家的全部信任。
他们能安然无恙,说和李君浩没有关系,没有人会相信。
这也变相的将他们和李君浩绑在了一起。
“各位打起精神,你们都是乐阳城的名人,莫要堕了豪门氏族的名声。”
众人连忙称是,纷纷表示忠诚。
就在这时,苏武先生悄悄靠了过来。
他对李君浩悄声说道:“主公,城内原本居民还好说,主公的威望能镇住他们。
但最近入城的那些流民可就难说了。
今天乐阳城大动刀兵,城内最大的那些豪族被剿灭,人心难免浮动。
而且眼前这些氏族,表面上对您表示臣服,但心里怎么想的可就两说了。
您毕竟来这里不久,根基不深,此时需要想办法安抚人心。”
李君浩点了点头,表示认可。
“先生有什么可以教我的?”
“稳定人心,无外乎那几样,牢狱大赦、开仓济粮、修桥铺路、广开学校、减免赋税……
乐阳城刚经历过战乱和瘟疫,物资缺乏,道路房屋损坏严重,恩情不张,皇恩不达。
老夫以为,当前不如修建一所公学,面向全城子弟招生。
如此既能安抚这些氏族豪强的情绪,也能激发普通百姓的热情。
而且,创办学校本就是盛举,主公的威望届时将达到一个崭新的高度。”
李君浩眼睛一亮,这是一个好主意。
除了苏武先生说的,他还有另外一个原因。
造纸术的改进,让纸张不再是昂贵之物。
活字印刷术超时代的出现,让书本不再是奢侈品。
一旦有大量的书籍出现,乐阳城乃至辽西郡,必将成为学子的天堂。
想到这,他看向了在场的所有人。
“乐阳城经历了很多劫难,但我要告诉大家,只要我们没有被困难打倒,困难将会使我们更强大。
我记得之前谢平家主讲过,因为战乱的缘故,城内的私学很多都荒废了。
所以,我决定创建一所公立学校,对城内所有登记在册的人开放。
不仅仅是局限于孩童,包括城内所有人。”
苏武先生一愣,李君浩的说法完全出乎他的意料。
学校是为国家培养人才的,对孩子开放是正常的,但你说包括所有人,这又是闹哪番啊?
其他人也有些错愕,大人的思路太发散了,他们表示完全跟不上。
对所有人开放的学校,以前从来没有过。
李君浩不在意道:“我发现大汉识字的人不多,大部分都是文盲。
别说皇榜、诏书什么的,就连自家地契写的什么都不知道。
文字在生活中带来的便利很多,各位大都是识字的人,我就不多说了。
身为一方父母官,就要为这地方的子民负责。
当然,举孝廉的时候,还是以孩子为主。”
这时候有负责公校建设方面的官员站了出来,一脸为难的表情。
“大人,府库内虽然还有一些书简,但很多都遭了虫蛀,出现缺失;
而且因为年久失修,有些已经断了线。
另外,要开公学,学校选址不能马虎,要是人数很多,地方选择就要慎重了。
书籍校址还只是一方面问题,要开学校,教师也需要提前准备。
有大人命令,教书的地方我不担心;
但现在战乱刚过去,瘟疫还没有彻底消除,大家都有很多事要忙,仓促之间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