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能趁他出兵之际,偷袭辽西。
要真因为支援别人,导致辽西空虚失守,他可就真是欲哭无泪了。
就在他准备安排出兵时,一个意想不到的人站了出来。
管宁移步走出,所有人都停止了争吵,对于这位大学者,李君浩身边新晋红人,众人不管是文官还是武将,不管是汉人还是鲜卑人,都给足了面子。
这位虽然脾气傲了点,但大家是打心眼里服气的。
“主公要出兵征伐,请先立谋主。
出兵平乱是命令,但守护辽西是职责,公主毋必做拿捏。”
听到谋主,田豫心里一动,他是有这个志向的。
原本他就在学习儒家经典的时候,也读兵书,只是在见到管宁和邴原之后,才知自己是井底之蛙,相差有些大,原本少年成名的傲气和棱角不自觉地收敛起来,更加努力学习。
这时候,他想了想,最终没有说话。
田畴和田豫情况类似,两人只是性格不同。
李君浩扫了在场所有人一眼,谋主不是明确职位,但对一个集团势力而言,却是仅次于主公的主心骨,非同小可。
“先生所言有理,您可愿意当谋主,为我解忧。”
管宁摇了摇头:“主公要我做学问、定法度、辩真伪,我还可以尝试一番。
做谋主不但要明晓时政,熟读兵法,通晓历史,深知各地家族关系分布,以及人心。
不说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但要做到未言胜,先虑败,保得军伍完整。
宁虽有心,却实无力,利益人心辨析,不同情况随机应变不是我的强项。”
李君浩不意外,像管宁、华歆、邴原这种名士,就不是带兵的料。
他们更擅长的是内政,是政治,是民生。
前世管宁能让所在乡里相互之间礼貌有加,华歆更是重订了人选举荐制度,逼死伏皇后,邴原则是修建学校,培养学生。
李君浩问道:“那幼安可有人要推荐给我?”
“正有一人,宁也是非常佩服。此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间通晓各家关系脉络,见识不凡,才思敏捷。
此时因为党锢影响,还未出仕为官。
主公要是有心,不妨派一亲密之人前去,毋必以诚相邀。”
众人非常好奇,管宁已经这么厉害了,那人是谁,竟然能让管宁也很钦佩。
“此人是谁,叫什么名字。”李君浩问道。
“此人乃颍川郡颍阴县人,姓荀名攸,字公达。”
李君浩瞬间惊掉了下巴,管宁推荐的人竟然是荀攸。
在前世,荀攸可以说是曹操阵营,仅次于荀彧的谋士,第二谋主。
荀家是颍川的名门大族,因为党锢之争被迫不能出仕。
但到了现在,党锢也快要到头了,随着大将军何进征招名士,荀氏弟子出仕的日子也不远了。
荀氏最有名气的人自然是荀彧荀文若,但隐藏在荀文若光环下还没有被世人发现的大才就是荀攸。
此时正是荀攸的落魄期,要是现在下手,还真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