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不得历史上对贾诩评价那么高,这人察言观色、闻弦知音的本事太强了。
李君浩尝试着做最后的努力:“先生大才,我也不转弯抹角,当今天子宠幸佞臣,贤能之士被下狱打死,有才有德之人被下野闲置,在位者只知道捞钱鱼肉乡里,不顾民生。
黄巾起义只是开始,各地都在闹饥荒,凉州贫户交不起税粮,天下要打乱了,你们凉州尤其如此。”
贾诩头一次露出惊讶之色,李君浩这话说得太突兀,完全出乎他的意料。不是他看不出来,而是他没有想到李君浩堂堂辽西郡守会对他讲。
“先生是有本事的人,我也在努力地收拢人手,选拔精英,争取在将来的几年,能够让更多的人活下来。
作为辽西的父母官,这是我不能推辞的责任。”
这一次他没有要求贾诩表态,但话里话外都透露着希望贾诩来辽西的意思。
贾诩沉吟了一下,再次起身对着李君浩一拜。
“大人厚爱了,我这是一个苟活性命于乱世的酸儒而已,当不得大人如此抬爱。
大人先是占据辽西,只有又实际控制了右北平,如今陈兵于方城,拉拢渔阳屯兵将领,您的什么心思想法都表现出来了。
您想过没有,渔阳的士族权贵如何想?
辽东、上谷、涿郡等幽州各郡的郡守会怎么想?
关中帝王又会如何想?”
一语惊醒梦中人,李君浩瞬间有种汗流浃背的感觉。
这些日子,因为在辽西太过顺利,再加上有关市因素推波助澜,他不知不觉的就有些飘了。
黄巾暴起,大汉将乱,能看出来的人何其多,大汉天下最不缺的就是聪明人。
但现在可有任何人做出出格举动?
张角起义,所以他被皇甫嵩、朱儁、卢植三路人马讨伐;安平王不服管教,所以刘续被杀,安平国被废;五斗米师巴郡张脩,聚众妖言惑众,结果被官府定义为反贼,下令通缉……
有行动的人都要死了,活着正走在死亡的路上,自己竟然要做那出头鸟。
要不是贾诩提醒,他什么时候被人背刺了都不知道。
“大人,您现在不宜和别郡的人过多接触,您现在已经掌握了辽西和右北平,已经引起了上面的猜疑,渔阳是不能再碰了,更不能大肆地招揽人才。
大人对贾诩的厚爱,贾诩牢记在心,但贾诩不能投奔大人,否则就是害了大人。”
李君浩叹了口气,玩政治他还是有点嫩,这一点完全没有想到。
也许是穿越者的原因,他对自己拥有的知识太过自信,忽略了这年代强人政治的本质。
大汉士族遍天下,哪怕是刘家皇室都要做出妥协,大家和睦相处。
他如今太过表现,反而会引起朝廷和士族的反弹。
“要没有遇到先生,我到现在还沉迷在战争胜利中。”
贾诩第三次鞠躬,只是这一躬之后,他便悄然离开了。
“贾文和不愧是三国奇才,顶级谋士啊!”李君浩忍不住感叹道。